單子葉,長三角形,全緣,葉互生,出苗至出苗后30天莖葉深紫紅色,葉色光亮,無茸毛;30天以后變為綠色,葉茸毛中等,葉面脈色綠,葉主脈淡紫,葉測脈淡紫,葉緣紫褐色。莖蔓生,四棱莖,綠色,呈方形,附有4條薄膜狀翅,右旋,平滑無毛,莖尖纏繞。不開花,無(極少)珠芽,生有須根。穴栽,塊莖繁殖,作一年生栽培。塊莖長紡錘至柱形,表皮紫褐色,肉質柔滑,紫色亮麗,比普通白山藥面沙、黏絲短。低溫耐貯藏,易運輸,抗重茬,中抗葉斑病和早期落葉病。 拼棄了普通白山藥傳統的挖溝或打洞的栽培方式,改變了挖深溝嚴重破壞土壤耕作層的栽培制度,也避免了夏季多雨時塌轍溝的現象;同時打破了普通白山藥栽培對土壤的嚴格要求,拓寬了山藥栽培的土壤類型,擴大了山藥栽培范圍,沙性或黏性土均可。“1185”標準化栽培技術簡化、易懂、易學、易推廣,大大減輕了藥農的勞動強度,保護了土壤耕作層的生態平衡,擴大了山藥推廣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