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是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利用航天育種新技術*新選育的抗蟲雜交棉新品種,該雜交種集雙親高產、優質、抗病、抗蟲于一體,表現雜種優勢強,抗蟲性強,增產潛力大。
一、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8天,株型較松散,呈塔型,通風透光,出苗好,植株生長穩健,結鈴性強,上中下分布均勻,爛鈴輕,霜前花率高,吐絮暢,鈴呈卵圓型,早熟不早衰。贅芽少、弱,易栽培管理,衣分40.8~42.1%,鈴重8~12g,子指10.6~11.1g。高抗枯萎,平均病情指數1.39;抗黃萎,平均病情指數15.3。高抗棉鈴蟲,平均2.5%跨長30.8mm,比強度32.6cN/tex,麥克隆值4.1。
二、產量表現:經在江蘇、河南和山東省的菏澤、濟寧、惠民等棉區生產示范,在春純作和棉、麥(菜)間套栽培條件下,一般畝產皮棉145kg以上,高產地塊畝產皮棉達170kg以上,表現出突出的高產水平和抗災能力。
三、栽培要點:
1、適宜范圍:適于黃淮流域及長江流域中上等地力棉田春套或春直播種植。
2、適時播種:營養缽育苗在4月初播種,5月上旬移栽;播前要精細造墑,力爭一播全苗。
3、合理稀植,簡化整枝:黃淮棉區密度一般每畝1500~2000株,長江流域棉區一般每畝以1200~1500株為適宜。簡化整枝,每株保留1~2個營養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