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魁楊梅,原產于浙江麗水的縉云,浙江臺州的仙居、黃巖一帶,因果特大而著稱。其主要特點:果實不正圓形,單果重20~25克,果色紫紅,肉柱較粗,可溶性固形物13.5%。果實7月初開始成熟。東魁楊梅豐產穩產,抗風,成熟時不易落果,是鮮食佳種,近幾年發展迅速。東魁楊梅發源于黃巖,其母樹為實生樹,距今已有100余年,70年代由浙江農業大學教授,定名為東魁楊梅取"東方之魁"之意,果實之大世上罕見,是目前我國乃至世界上*的楊梅,素有"楊梅王"之稱,近幾年來在全國各地廣為推廣種植,是農村致富奔小康發展效益農業的特色產業。1998年東魁楊梅榮獲"浙江省優質農產品金獎",1999年獲(北京)國際農博會*產品。東魁楊梅成熟期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果形大如乒乓球,平均縱橫徑(直徑)為3.66cm-3.73cm,單果重22-25g,*的果重為50g,每500g東魁楊梅一般只有20顆,*少12顆,平均肉柱長1.15cm,肉厚、味濃、汁多,可食率為94.8%。成熟期不易落果,采收時間長達10-15天,較耐貯運,果實鮮食和制罐兼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