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科柏木屬的一種。中國栽培柏木歷史悠久,常見于廟宇陵園。木材為有脂材,材質優良,紋理直,結構細,耐腐,可供建筑、車船和器具等用材。常綠喬木,樹高達30米。小枝細,下垂。葉鱗片狀,交互對生,葉背中部有腺點。雌雄同株,球果翌年成熟。種子微扁,兩側具窄翅。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垂直分布主要在海拔300 ~1000米之間。
柏木喜光,要求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年平均氣溫14~19℃,年平均降水量 1000 毫米以上。對土壤適應性廣,但以石灰巖土或鈣質紫色土生長*。根據柏木心材、邊材顏色深淺、材質好壞、加工難易而分為油柏、黃心柏和糠柏。在土層深厚的中性或微酸、微堿的紫色土上營造用材林,在干旱瘠薄土壤上營造以柏木為主的水土保持林。造林前先整地。造林季節可選在4~5月或9~10月多雨時期。盡量造混交林。主要病害為赤枯病(油頭病)。害蟲有條毒蛾。產于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用作石灰巖山地造林樹種。生長頗快。木材淡黃褐色,細致,有芳香,供建筑、造船、制家具等用。又為優良觀賞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