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杉(學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落葉喬木,柏科水杉屬*現存種,中國特產的孑遺珍貴樹種,*批列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稀有種類,有植物王國“活化石”之稱。已經發現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堊紀及新生代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在第四紀冰期以后,同屬于水杉屬的其他種類已經全部滅絕。而中國川、鄂、湘邊境地帶因地形走向復雜,受冰川影響小,使水杉得以幸存,成為曠世的 稀有種。在中生代白堊紀,地球上已出現水杉類植物。約發展在250萬年前的冰期以后,這類植物幾乎全部絕跡,僅存水杉一種。在歐洲、北美、和東亞,從晚白堊至新世的地層中均發現過水杉化石,1948年,中國的植物學家在湖北、四川交界的利川市謀道溪(磨刀溪)發現了幸存的水杉巨樹,樹齡約400余年。后在湖北利川市水杉壩與小河發現了殘存的水杉林,胸徑在20厘米以上的有5000多株,還在溝谷與農田里找到了數量較多的樹干和伐兜。隨后,又相繼在四川石柱縣冷水與湖南龍山縣珞塔、塔泥湖發現了200--300年以上的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