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育單位:四川農大高科農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親本來源:G2480A×蜀恢202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在長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55.1天,比對照汕優63遲熟2.4天。株型緊湊,莖稈粗壯,葉片挺直,每畝有效穗數15.7萬穗,株高118.0厘米,穗長25.9厘米,每穗總粒數175.2粒,結實率77.4%,千粒重29.3克。抗性:稻瘟病平均6.3級,*9級,抗性頻率42.9%。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2.9%,長寬比2.6,堊白粒率31%,堊白度4.3%,膠稠度4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2%。 產量表現:2004年參加長江上游中秈遲熟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98.65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4.39%(極顯著);2005年續試,平均畝產579.61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4.34%(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89.13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4.37%。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9.46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3.79%。 栽培技術要點:1.育秧:根據各地中秈生產季節適時早播,培育多蘗壯秧,秧齡45~50天。2.移栽:每畝栽插1.2萬~1.5萬穴,每穴栽雙苗。3.肥水管理:每畝施純氮8~10公斤,總肥量中提高農家肥的比例,施肥方法:基肥占60%~70%,分蘗肥占20%~30%,穗肥占10%。科學管水。4.病蟲防治:注意及時防治稻瘟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適中,產量較高,米質較優。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的中低海拔秈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四川平壩丘陵稻區、陜西南部稻區的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