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種子的選購:
我區毛竹種子一般8月下旬至9月下旬成熟悉。成熟的種子經曬干揚凈后,千粒重18~24克,碩果飽滿,褐色微紅,有光澤,圃地種子發芽率30%左右。隔年的種子則無光澤,粗糙,種稃易脫。種子發芽率幾乎為零,所以選購竹種要特別注意。種子*用透氣袋子于陰干通透處保存。
苗圃地的選擇:
苗圃地應選擇在坡度平緩,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新開墾的生荒地,土壤微酸性,*選在避風的半陰半陽坡。
整地起畦施肥:
每年11月下旬砍灌煉山后,首先粗墾深挖25~30厘米。將地內雜、灌、草、石塊清除。第二次再細作全墾*,并將泥團充分打碎,翻曬待用。次年二月經細致整地后便可水平起畦做床。苗床寬1.2米,高15~20厘米,水平步道寬40厘米,縱向步道寬50厘米,苗床長根據地形情況和方便管理決定。為減少出苗后施肥次數,起畦時必需放足基肥,每畝施混合腐熟的廄肥3000公斤,復合肥100~150公斤,磷肥150公斤,并充分均勻拌入土壤中。我區桂東南毛竹育苗可提前1~2個月進行。
種子處理和播種:
首先用清水將種子洗*,再用5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5分鐘,或2%硫酸銅溶液浸種5分鐘,或0.1%的食鹽液浸種10分鐘,后用40℃溫水浸種24~32小時,便可進行播種。播種以條狀點播為好,即在苗床上按株行距20×25厘米作穴,每穴播殼種8~10粒,然后用火灰土蓋種,厚度0.7~1.0厘米(以不見種子為宜),再用稻草覆蓋保墑。有條件*淋透水*,并經常檢查保持苗床溫潤。每畝約需竹種2.5公斤,產竹苗8000叢。播種后要立即在苗地周圍投放鼠藥。防止老鼠吃竹種。20~25天幼苗長出時揭去蓋草(大田播種時間桂東北1~2月,桂東南可提前1~2個月)。
苗期管理:
1.幼苗出土后要注意松土、除草、施肥和淋水,南方高溫地區苗床上要架設蔭棚(透光度40%~50%)。如有缺苗應及進在陰雨天移植補苗,苗木出土20天便可在晴天傍晚施尿素追肥,用濃度2‰~3‰液噴施,以后每隔20天左右噴*,也可隔行均勻溝施復合肥,每畝用量20~25公斤,施后用土覆蓋。
2.幼苗期要防止立枯病,每隔15天噴灑波爾多液或托布津、多菌靈*。如有卷葉蟲可用5%“敵殺死”1000倍噴殺。
3.播種后,幼苗經1~2個月就開始分蘗。為使苗木粗壯長高,可采用剪頂促進幼苗分蘗。當幼苗第三次分蘗后,在分蘗幼苗高生長接近停止,尚未開枝時,將其頂梢剪除,除去頂端優勢,促進地下部分的潛伏芽提早萌動,達到增加分蘗的目的。經處理一般一年生竹苗就有一小叢,每叢有苗8~15株,地莖相應變粗,苗高達到20~50厘米,*可達1米以上。
自然習性:
毛竹林的林下植被有油茶(Camelliade oleifera)、拎本(Enrya japonica)、姜子(Neolitsea sp.)、鵝掌楸(Seheffler octophylle)、山礬、懸鉤子、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柔毛繡球(Hydrangeavillo sp.),還有木荷,絲栗拷等,草本植物主要為禾本科、莎草科和蕨類植物如里白(Hicriopteris glauca)、鐵芒箕(Diranopteris dichotoma)等。有時,毛竹亦與杉木、馬尾松、長柄水青岡、頭狀四照花等組成各種類型的混交林。在這些混交林中,毛竹一般居于第二層,L層為形體較高大的馬尾松等。
根據經營管理水平的不同,生產上把毛竹林分為3種類型:*類竹林為集約經營的竹林.主要措施有松上、施肥等,每畝立竹度200株以上;第二類為一般經營的竹林,主要措施有劈山撫育等,立竹度100~200株;第三類為粗放經營的竹林,一般不采取任何經營措施,有的砍伐量過度而立竹僅在100株以下,在竹林生產中,要根據不同類型的要求加以經營,逐步擴大*類竹林的比例。
毛竹林面積大、分布廣、經濟價值較高,生產潛力很大,發展毛竹生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園林用途:毛竹稈高,葉翠,四季常青,秀麗挺拔,經霜不凋,雅俗共賞。自古以來常置于庭園曲徑、池畔、溪澗、山坡、石跡、天井、景門,以及室內盆栽觀賞。常與松、梅共植,被譽為“歲寒三友”。毛竹根淺質輕,是屋頂綠化的極好材料。
又無毛無花粉,在精密儀器廠、鐘表廠也極適宜。種子150元一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