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Stichopus japonicus
[地方名]灰參、灰刺參。
[形態特征]一般體長 20厘米,呈圓筒狀。背面略隆起,有 4~7行排列不規則的大小圓錐形肉刺。腹面平坦,管足密擠,排列成3條不規則的縱帶。口周圍具觸手20個。一般背面為黃褐色或栗子黑色,腹面為黃褐色或赤褐色;有的體表為綠色、紫褐色、灰白色。干品體呈圓棍狀,兩端鈍圓,腹面較平坦,背部開膛,背面有4~6行縱刺。淺黑或淺灰色。每500克含35只以內為一等,含36~55只為二等,含56~76只為三等。參體肥壯、飽滿、順挺,肌肉厚實,肉刺挺拔鼓壯,體表無殘跡下陷缺刻,刀口處向緊厚外翻者為上品。參體枯瘦肉薄、坑陷大、歪曲不挺直,肉刺倒伏、尖而不直、圓椎偏小,體表有潰爛殘跡者為次品。
[產地、產季]山東、遼寧、河北沿海產量較多。春、夏、秋三季均生產。
[經濟價值]刺參是我國的特有品種,品質好,為我國海產八珍中的*珍。每500克于參水發后可出水參3500~4000一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