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秦歸、云歸、西當歸、岷當歸等。
【科屬】為傘形當歸屬植物。
【生長習性】性喜氣候涼爽和濕潤環境,在海拔1500~3000米的高山,空氣濕度較大的自然環境下生長良好。土壤以微酸性至中性、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腐殖質壤土為好。忌連作。
【形態】多年生草本。株高50~100厘米。主根肥大、肉質、有香氣,略成圓柱形,表皮黃色或土黃色,斷面粉白色,具菊花紋。莖直立,稍帶紫色。葉互生,基部擴大呈鞘狀報莖,紫褐色。基生葉及莖下部葉為2~3回奇數羽狀復葉,邊緣有齒狀缺刻或粗鋸齒。復傘形花序,頂生,每1小傘形花序具小花12~36朵,白色;雙懸果,扁平,有摸翅,長橢圓形,熟時黃色。花期6~7個月,果期8~9個月。
【繁殖】采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
1.育苗:育苗地選擇背風、蔭蔽的山坡或荒地,5月下旬翻地,將焚燒的雜草、灌木灰作基肥,翻入土中,然后耙平做成高畦,畦寬1.2米。于6月上旬至下旬播種,播前將種子放入30℃的溫水中浸種24小時,取出曬干后用撒播法,將種子蓋嚴,再蓋以雜草。畝播種量4~5千克。播后半個月左右出苗,此時將蓋草挑松,以防揭草時傷苗。8月初揭去蓋草。有草就除,保持田間無雜草,結合除草間苗,去弱留強,株距1厘米左右為宜。
2.挖苗貯藏:10月上旬,將幼苗連根挖起,捆成小把,用堆藏要選不生火的涼屋子,在屋內一層栽子一層黃土堆起;室外窖藏,選陰涼干燥處,挖窖深、寬各1米,長視栽子數量而定,用一層栽子一層黃土堆起,窖頂蓋30厘米左右的土,高出地面。
3.移栽:栽培地,選土層深厚的休閑地或二荒地,砍除雜草和灌木,深翻25厘米,每畝施廄肥3000千克,翻入土種,整細整平,做寬1.2米的高畦。4月份移栽,將層積苗取出,按行株距33厘米×23厘米,穴深20厘米,三角形栽植,每穴栽苗2-3株,填土壓緊。
【田間管理】移栽苗1年松土除草3-4次,*在苗高3-5厘米時。中耕除草后施追肥,*次每畝施稀薄的人畜糞水1500-2500千克;第二三次每畝追施腐熟廄肥、堆肥、火灰2500-3000千克。及時拔除抽薹苗,天旱時澆水,但后期禁止澆水,以免引起爛根。
【病蟲防治】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受害植株根尖和幼根呈水漬狀,隨后變黃脫落,主根呈銹黃色腐爛。發病初期挖除病株,用石灰消毒病穴,或用50%多菌靈500倍液灌病區。主要蟲害黃鳳蝶,把葉吃成缺刻或僅剩葉柄。用90%敵白蟲800倍液噴殺,每周*,連續2-3次。
可分為育苗移栽和直播兩種方式。
【采收加工】
1、采收
育苗移栽的當歸宜在當地的10月下旬植株枯黃時采挖,秋季直播的宜在第2年枯黃時采挖。采挖的時間不宜過早也不可過遲。過早根肉營養物質積累不充分,根條不充實,產量低,質量差。過遲因氣溫下降,土壤凍結,挖時易把根弄斷。在挖前半個月左右,割除地上的葉片,使其在陽光下曝曬,加快根部成熟。采挖時小心把全根挖起,抖去泥土。
2.加工方法
將來挖出的當歸根,剔除病根,剝去殘留葉柄,置通風室內或屋檐下陰晾,待根部柔軟后,按規格大小扎成小把進行加工。方法是:選干燥通風的室內或特設的熏棚,內設高130?170厘米的木架,上鋪竹簾,把當歸堆放在上面,平放3層,上再立放1層,厚30。50厘米;也可以扎成小把,裝入長方形的竹筐內,然后將竹筐整齊擺放在木架上,以便于上棚翻動和下棚操作。用濕樹枝或濕草作燃料,并用水灑濕,生火燃燒冒出煙霧熏當歸,使當歸根上色;忌用明火,約數天后,待根表面呈金黃色或褐色時,再換用煤火或柴火烘干,室內溫度控制在35℃以上、70℃以下,經8-20天全部干度達70%-80%時,即可停火,待其自干。當歸加工不宜陰干,陰干的當歸質地輕泡、皮肉呈青色,也不宜用太陽曬干和用土坑焙或火燒烤,否則,易枯硬,皮色變紅,失去油潤性,降低質量。
當歸每667平方米一般可產干貨300千克,高產可達400千克。
【產量與質量】
1.產量一般畝產干品300公斤左右,高產時可達400公斤。
2.質量以主根粗壯、油潤,外皮色黃棕,斷面色黃白,香氣濃郁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