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黃秋葵可直播,一般以春播為佳。因其種子發芽、植株生長發育及結莢的適宜溫度均在22-35℃,故其播種又不宜過早,一般在地溫15℃以上時直播較好。南方春天氣溫較高,可在2月以后直播;北方氣溫較低,其播種適期則宜在5月上、中旬;長江中下游4月上旬播種,江浙沿海地區以4月下旬播種為宜。也可育苗移栽,如果能在棚室育苗、大田定植,則能做到苗全苗勻,并可延長其生長期,有利于高產優質,棚室育苗時間:比大田直播一般可提前20~30天。
育苗:首先要浸種催芽。即將種子用溫水浸泡24小時,然后用布包好,置于25~30℃下催芽,約75%露白后播種。可播于棚室苗床(每畝苗床要撒施20kg三元復合肥,整細、整平,做成南北向的小低畦,畦面寬1m左右,畦埂高4~6cm,畦面要求北高南低,落差10cm,以利采光),每畝用種約0.5kg,播后覆細土1~1.5cm。如能在棚室用塑缽、育苗盤或營養缽、袋育苗則更好。 (注意:黃秋葵籽、芽均怕長時間浸水,易爛)
合理密植:許多小面積實驗觀察和大面積種植實踐都證實,中高桿品種每畝以定植2500~3000株產量*(矮稈種應稍密,高稈種可稀些)。矮桿品種因分枝橫向發展,一般1500-2000株。
移栽技術:定植時關鍵技術是帶土移栽(很重要,與棉花類似,非常怕傷根),應盡可能地保護其根系不受損傷。苗齡不宜過長,苗株不宜過大,以苗齡25天、幼苗2~3葉為佳;注意選用大、小相當的壯苗,剔除瘦弱苗;要澆透定根水,以利成活。
4 加強田間管理,這包括:依有機與綠色產品要求巧施追肥,防旱除漬,中耕除草,整枝摘葉(在必要時剪除側枝與已結果部分老葉,以利后期營養供應給結莢部分),病蟲防治(黃秋葵抗性強,病蟲害很少,早期稍注意苗腐病,后期注意防治芽蟲等)
5 科學采收
黃秋葵真葉7~8片時即開花結莢,以后只要陽光充足就會陸續開花結莢。其采收期長,一般70~100天。
采收標準:總的要求嫩果應硬韌、色綠、鮮亮,種粒開始膨大但無老化跡象。供鮮食的嫩莢,氣溫高時莢長8~10cm,橫徑約1.7cm;溫度較低時莢長7~9cm,橫徑約1.7cm。供加工的嫩莢,長6~8cm,橫徑約1.5cm為甲級品;長8~9cm,橫徑約1.7cm為乙級品;莢長10cm以上為等外品。無論鮮食或用來加工,莢長都不宜超過10cm。(注:僅為參照,實際與氣候、肥力、品種有關聯性差異。)
采收時間:一般在花謝后3~7天內即應采收(注:與溫度成正比,高溫天氣,通常約三天)。*于每天早晨露水剛干時剪收,嫩果顯得更加鮮嫩。
采收方法:采收人員要穿長褲和長袖衫,并戴手套,防止手、腿刺痛;要用剪刀從果柄處剪下,切勿用手撕摘,以防損傷植株。
采后保鮮:嫩莢果呼吸作用強,采后極易發黃變老。如不能及時食用或加工,應注意保鮮。可以各種方法預冷到10℃左右時,再貯于7~10℃環境下(保持95%的相對濕度,可保鮮7~10天)。
留種:宜選留符合本品種特征的健壯植株中部、籽粒飽滿的老熟果莢(果實外殼變黃褐,出現有裂溝),曬干、脫粒、精選后,貯存于布袋中備用。
(注:各地氣候、地理特征不一樣,種植習慣不一,事實上老農的種植經驗一般均符合當地氣候、地理因素,請依黃秋葵特性結合當地經驗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