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葉一號”高產抗病大蔥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
青葉一號是石家莊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采用自然病圃抗病性和混合選擇法選育出的一個綜合性狀良好的大蔥新品種,同時對其配套栽培技術進行了研究,總結出四種四收栽培模式,實現了大蔥的周年供應?,F將其特征特性及栽培要點介紹如下:
特征特性:管狀葉6—7枚,葉色深綠,葉面臘粉多,株高150厘米,蔥白長60厘米左右,單株重500克左右,抗病,抗倒,耐熱性好,適宜生食熟食及加工脫水。高抗大蔥紫斑病、銹病及黃矮病,抗霜霉病,優質,耐貯,生長勢強??伤募臼斋@,耐熱性強,不分蘗或少分蘗,一般畝產可產鮮蔥8000公斤。
栽培要點:
一、育苗
(1)、整地:選擇3年以上沒有種過蔥蒜類蔬菜、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塊,精細耕地,做成寬1.5米,長6-10米的平畦做苗床。
(2)、播種:播前先澆足底水,待水滲后將種子均勻撒播畦面,然后用過篩的細土覆蓋1厘米左右,播后芽前噴施“施田補”除草劑120ml/畝,春季播種用地膜覆蓋以增濕保溫。各適宜播種期見下表。
(3)、管理:地膜或稻草覆蓋育苗時,出苗后及時撤除,秋播育苗時11月中下旬要澆*過冬水。12月上旬覆蓋碎秸稈3-5厘米,使大蔥安全過冬。及時間苗除草,防治蟲害。水肥管理按照控、促控的原則進行,即早春控制澆水,日平均氣溫達到13℃以上時澆水施肥,定植前15—20天以控促壯。
二、定植
(1)、適時分級定植:一級秧苗株高50厘米以上,假莖1厘米以上;二級秧苗株高40厘米以上,假莖0.7厘米以上;三級秧苗株高35厘米以上,假莖0.5厘米以上;去除傷殘病株。定植時間見下表。定植前10-15天噴施農用鏈霉素,以防治苗期細菌性病害。
(2)、定植密度:春收和冬貯適宜密度為18000—24000株/畝;夏收和秋收適宜密度為30000—35000株/畝。
(3)、定植方法:選擇無重茬、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或壤土地塊,施足底肥,畝施用有機肥50公斤,氮肥20公斤,磷肥20公斤,硫酸鉀30公斤。同時用蔥菌凈和神農丹進行土壤處理,可有效防治大蔥地下害蟲,以及大蔥莖腐病和根腐病的發生。春收和冬貯栽培溝距70—80厘米,溝寬20厘米,每溝定植1—2行。采用水插或干插定植,雙行定植株距10厘米左右。單行定植株距3.5—5厘米。
三、生長期管理
(1)、肥水管理:追肥結合培土澆水進行,以提高肥效。追肥澆水每20—25天進行*,保證大蔥生長旺盛不脫肥。
(2)、培土:培土有軟化假莖和防風抗倒的作用,是大蔥栽培的關鍵措施,培土不宜過早、過多,以每次培土不要超過外層功能葉基部為準。
(3)、去苔:夏收和秋收栽培的大蔥要及早去苔,以減少養分損耗,促進營養生長。去苔要分多次進行,徹底去除。
(4)、蟲害防治:薊馬、潛葉蠅和蔥蠅是大蔥的主要蟲害,要以預防為主。用樂斯本或樂果加阿維菌素和有機硅助劑全田噴施,每10—15天噴施*。
四、收獲:大蔥植株長到一定標準時,可根據市場需要,及時收刨供應市場。具體收獲時間見下表。
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河北時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