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機理】
本品為吡蚜酮和噻嗪酮復配而成的一種殺蟲劑。
噻嗪酮作用機理為:抑制昆蟲幾丁質的合成和干擾新陳代謝,致使若蟲蛻皮畸形或翅畸形而緩慢死亡。
吡蚜酮作用機理為:水稻飛虱接觸藥劑即產生口針阻塞效應,停止取食,喪失對植物的危害能力,并*終饑餓致死,而且過程不可逆轉。本品可用于水稻飛虱的防治。
防治對象:稻飛虱、灰飛虱、褐飛虱、薊馬、蚜蟲、葉蟬、粉虱。
【產品賣點】
1、配方獨特,三證齊全,國內*含量:吡蚜酮和噻嗪酮科學復配,其中吡蚜酮含量高達60%(同類產品多為25%);噻嗪酮含量高達20%(同類產品多為15%),復配之后的含量更是高達80%,是國內目前單劑和復配劑的*含量。
2、劑型先進,使用方便:閃飛為水分散粒劑(同類產品多為懸浮劑和可濕性粉劑)是國家鼓勵推廣應用的先進劑型,環保安全,利用率高、不浪費,分散性好,藥液穩定。
3、強烈內吸,雙向傳導:卡飛具有強烈的內吸傳導功能,可以被作物各部分吸收并上下傳導至嫩葉、嫩芽、縫隙間,可有效殺死隱蔽性較強的刺吸式口器害蟲。
4、同含量國內價格*,效果優異,性價比高:閃飛效果明顯大于吡蚜酮+噻嗪酮,成本低于吡蚜酮+噻嗪酮,降低了農戶的用藥成本。
【針對作物】
1、水稻——褐飛虱、白背飛虱、灰飛虱、稻薊馬等害蟲;
2、蔬菜——白粉虱、煙粉虱、薊馬、蚜蟲等害蟲;
3、果樹——白刺粉虱、黑刺粉虱、蚜蟲等害蟲;
4、棉花——蚜蟲、煙粉虱、薊馬等害蟲;
5、小麥——蚜蟲、灰飛虱等害蟲;
【防治對象】
褐飛虱、白背飛虱、灰飛虱、稻薊馬、黑刺粉虱、蘋果蚜、桃蚜、白粉虱、煙粉虱、薊馬、蚜蟲等各種刺吸式口器害蟲。
【使用方法】
作物 |
防治對象 |
防治指標 |
使用方法 |
水稻 |
褐飛虱、白背飛虱、灰飛虱、稻薊馬 |
未發生或輕微發生,即飛虱小于1000頭/百叢水稻 |
畝用1—2包,1包1桶水 |
達到防治指標—大發生,即飛虱1000—3000頭/百叢水稻 |
畝用2—3包,1包1桶水 |
||
大發生—暴發,即飛虱3000—5000頭/百叢水稻 |
畝用3-4包,1包1桶水; |
||
暴發以上,即飛虱大于5000頭/百叢水稻 |
畝用4包以上,1包1桶水; |
||
蔬菜 |
白粉虱、瓜薊馬蚜蟲、煙粉虱 |
1—2包,1包1桶水,均勻噴霧 |
|
小麥 |
灰飛虱、蚜蟲 |
1—2包,1包1桶水,均勻噴霧 |
|
棉花 |
煙粉虱、蚜蟲、薊馬 |
1—2包,1包1桶水,均勻噴霧 |
|
果樹 |
蚜蟲、黑刺粉虱、蘋果蚜、桃蚜 |
2000—3000倍液噴霧 |
【注意事項】
1、防治稻飛虱等害蟲*防治時期為若蟲發生盛期使用,重點噴施水稻中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