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骨藤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拼音名】Wū Gǔ Ténɡ
【英文名】Root of Glaucescent Fissistigma
【別名】確絡風、牛耳風、火索藤、大葉酒餅藤
【來源】藥材基源:為番荔枝科植物白葉瓜馥木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issistigma glaucescens (Hance) Merr.[Melodorum glaucescens Hance]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
【原形態】白葉瓜馥木,攀援灌木,高達3m.葉互生,近革質,長橢圓形,長7-17cm,寬2-4cm,先端通常圓形,或為短尖,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白色;葉柄長約1cm.花數朵集成聚傘式的總狀花序,被黃色絨毛;萼片3,卵狀三角形,被黃毛;花瓣6,2輪,外輪花瓣闊卵形,先端鈍,長約7mm,寬5mm,內輪花被小,長約5mm,寬3mm,被黃毛;雄蕊多數,長約1mm,藥室長橢圓形,藥隔與藥室等長,為闊三角形;心皮有毛,柱頭2裂。果實絳紅色,圓球形,徑8mm.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于山谷或山地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貴州等地。
【性味】溫;辛澀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祛風濕;通經活血;止血。主風濕痹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20g,亦可酒泡服。外用:適量,研末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