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的種植技術
合理密植:以采收蒜苔和蒜頭為主,一般行距20cm,株距15cm栽培密度為2-2.6萬株/畝,畝播種量為150公斤。 一、整地:選擇日照好、土層厚的肥沃土壤,深翻耙平然后開溝施肥,施肥溝寬35cm,深 30cm,行距50cm。畝施優質農家肥4方,速效物以類聚磷鉀復合肥80公斤。將肥于溝中,加土拌勻、填平。 二、播種:栽時先去掉蒜瓣底部的木質莖基,再將蒜瓣放于清水中浸泡24小時。在施肥溝的中間開一深6cm的播種溝,灌水后播種,每窩放一瓣蒜種,株距30cm,播后覆土將溝蓋平。 三、管理:出苗前每隔5天左右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利于出苗。齊苗后淺鋤一遍,以后看情況適當澆水。入冬后,北方寒帶地區要加蓋稻草、玉米稈等防寒。*在下面加一層羊、牛、馬糞,然后再蓋草。這樣即可防寒,又增加了土壤肥力。開春后及時結合澆水進行追肥,并作好田間雜草的清除工作。澆水后淺鋤,可以提高地溫,加速大蒜生長。 四、收獲:巨型大蒜不宜收獲過早,以免影響產量和質量,以在葉片變黃時收獲為宜。收后及時曬干,存放通風干燥處,以備留種或食用。大蒜栽培季節的確定,主要取決于大蒜不同生長發育期對外界環境條件的總體要求和品種差異,以及各地區的氣候條件。大蒜在3-5℃的低溫下就可萌芽,溫度在12℃以上萌芽迅速,幼苗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2-16℃,鱗莖形成期的適溫為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