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在農業上的作用已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現國際上已有70多個國家生產、應用和推廣微生物肥料,中國目前也有250家企業年產約數十萬噸微生物肥料應用于生產。這雖與同期化肥產量和用量不能相比,但確已開始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已初步形成正規工業化生產階段。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應用的需要不斷擴大新品種的開發,微生物肥料現已形成(1)由豆科作物接種劑向非豆科作物肥料轉化;(2)由單一接種劑向復合生物肥轉化;(3)由單一菌種向復合菌種轉化;(4)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轉化;(5)由用無芽胞菌種生產向用有芽胞菌種生產轉化等趨勢。不僅如此,近20年來,許多國家更認識到微生物肥料作為活的微生物制劑,其有益微生物的數量和生命活動旺盛與否是質量的關鍵,是應用效果好壞的關鍵之一。為此,現已有許多國家建立了行業或國家標準及相應機構以檢查產品質量。中國也制定了農業部標準和成立微生物質量檢測中心,并已于1996年正式對微生物肥料制品進行產品登記、檢測及發放生產許可證等工作。
1997年,在意大利洛克菲勒基金會中心召開的生物固氮:全球挑戰與未來需求國際討論會上,各國*科學家制定了一個到21世紀生物固氮增加需求的行動計劃,其中就包括發展微生物肥料以增加豆科和非豆科產量,中國也在微生物肥料發展形勢下加大了研究力度。相信隨著科學的進步,研究和生產發展的需要及監督制度的完善,微生物肥料一定能健康有序地發展,為農業增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前景將是非常廣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