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麻羊主產于赤水河流域的習水縣、桐梓縣南部、金沙縣西北部,現有存欄數20余萬只,中心產區的習水縣存欄10余萬只,在該縣各鄉鎮都有分布。
黔北麻羊肉質鮮嫩、抗病性強,農戶喜歡養殖,市場銷路和售價也比一般山羊有優勢。黔北麻羊的養殖規模受市場影響很大,市場低迷時習水縣全縣存欄數不到3萬只,1990年后,存欄數隨市場需求量增加逐步回升,目前全縣存欄數達近14萬只。
習水縣養殖戶主要采取放牧散養,分散養殖,規模養殖大戶極少,該縣制定了養殖技術標準,歷年來都不斷進行資金技術扶持,2004年,投入15萬元發展純繁大戶,大力發展種草養畜,養殖成本降低,收入穩步增加。
溫水鎮源種場項目投入100多萬元,是習水縣為黔北麻羊品種保護做的工作中的一項,源種場每年能輸出的種羊約在1000只左右。溫水鎮目里村40平方公里范圍,該縣劃定為黔北麻羊核心保護區,有核心保護戶45戶、基礎母羊1000多只。今年5月28日,習水縣黔北麻羊的保護還獲得了國家遺傳育種資源認證。
習水羊肉、尤其是習水縣溫水、馬臨羊肉揚名在外,該縣黔北麻羊銷路好,農民得到的實惠也多。溫水鎮目里村任應舉,用賣羊賺的利潤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兩年時間,從當初的20來只羊發展到存欄有近百只羊,今年已銷售50余只,純利潤3萬元。
專家指出,習水縣有草地面積132萬畝,天然牧草豐富,隨著農戶抗市場風險能力的增加,大力發展專業規模化養殖,黔北麻羊僅在習水縣發展的空間都極為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