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槐,蝶形花科落葉喬木,羽狀復葉,小葉較小,因此樹冠濃密。國槐的一級側枝粗壯,樹冠因此云團狀。國槐有根瘤菌,氮素營養充足,因此葉色呈墨綠色。遠看國槐的樹冠的如同一團墨綠濃云,墨綠色是一種晦暗的色彩,濃云同樣會帶來晦暗。國槐的果實為縮縊呈串珠狀角果,縮縊處很細。國槐莢果縮存樹上,到第二年雨季,遇到降雨,縮縊處受雨水浸濕而斷裂落下,果皮被浸泡腐爛而露出種子,把樹蔭下的地面染成暗綠色。國槐容易遭受蚜蟲危害,蚜蟲分泌物落到地面也會把地面染成黑色。槐蔭下因此常常呈黑色,同樣具有晦暗之意。所以,國槐一名源自“晦暗”。“槐”字與“晦”字讀音相近,“國槐”就是“晦樹”,表示樹冠晦暗的一類樹。正因為國槐的這個特點,人們喜歡在槐陰下乘涼聚會,漢代有人因此認為“槐,就是望懷的意思,人們站在國槐下懷念遠方來人,想與來人共謀事情”, 這實際是因為僅僅注意到人們喜歡在槐陰乘涼的現象而對國槐得名的一種人文解釋。由于適宜人們乘蔭納涼,國槐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周禮.秋官》記載:周代宮廷外種有三棵國槐,三公朝見天子時,站在國槐下面。三公是指太師、太傅、太保,是周代三種*官職的合稱。后人因此用三槐比喻三公,成為三公宰輔官位的象征,國槐因此成為中國*的文化樹種。 種子黑色,種臍白色或黑色,向內凹。近似于烏豇豆。莢果未成熟時黃色,逐漸變黑,或直接爛之,變黑的莢果,則裂開,種子從中蹦出。
國槐是良好的綠化樹種,常作庭蔭樹和行道樹,且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國槐側柏都已成為北京市市樹,同時國槐也是陜西省西安市、遼寧省大連市、山東省泰安市的市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