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局合理,有利于生產。鴕鳥場應包括生產區、輔助生產區、行政管理區、生活區等。生產區要根據風向,按孵化室、育雛室、青年鳥欄、成年鳥欄順序排列。
2.輔助生產區,如飼料庫、飼料加工間、獸醫室、車庫等要與生產區分開,這樣有利于,應避免非生產人員隨便進入該區而引起疫病的傳播。
3.行政管理區,包括門衛、進場消室、辦公室等,應設在與生產區風向平行的另一側,距生產區300-400米以上;化糞池應設在地勢低洼下風方向,距生產區,生活區*在500米以上。
4.生活區,包括職工宿舍、食堂、文化娛樂場所等,*與場區完全隔開。筆者看了幾家鴕鳥場,生產區、孵化室全建在一起,甚至連圍墻、門衛都沒有,用鐵絲網圈起來就養鳥,長此下去就會出現多的局面。
5.場地的土壤應符合鴕鳥的生態習性,環境安靜,盡量避免應激反應,*選擇沙土和沙壤土;通氣性好,導熱性較小,微生物不易繁殖,易保持干燥,不會形成大泥濘,因鴕烏的排糞尿量較頻易造成地面污染。
6.如不選擇這樣的地方,每年拉沙子經費也是十分可觀的。筆者在實踐觀察,鴕鳥十分膽小,很容易產生應激,對空中的飛機聲、汽車、拖拉機行駛都十分敏感,特別是在產蛋期,造成鴕鳥蛋滯留,造成損失。所以在建場時,一定要套圍墻,即要考慮到鴕鳥的生活習性,也要接近自然狀態的環境,從而更好地發揮其生產潛能。聯系人袁小群 電話18927523636 QQ44312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