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經再增殖后含有大量的固氮菌,可以大大提高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含量,減少氮磷鉀和其它中微量元素的施用量;同時含有含有多種高效活性有益微生物菌,增加土壤有機質,加速有機質降解轉化為作物能吸收的營養物質,大大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化肥用量。
增產效果明顯
高達20%—60%,視作物不同。改善作物和農產品的品質,使農民增收。
重構健康的土壤,提高作物抵抗病蟲害
a、改良土壤板結,激發土壤活力,提供額外的天然植物生長的激素和抗生素。使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增強,提高作物免疫力和抵抗力。
b、抑制土壤中的真菌和線蟲及植物根部病蟲害,從根本上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
促進植物生長發育,提高抗逆能力
促進根系生長、在果樹上具有開花整齊、?;?、保果的效果;落葉期晚、抗早春病害的特點。防治早衰,抗重薦、、抗倒伏、抗旱、抗寒。
無毒、無害、無污染
用于生產無公害、環保、綠色有機農作物。豐滿囤生物菌有機肥肥經中國科學院陳文新院士認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有機產品生產用肥。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高達40%—50%,對全球環境友好。
7、緩釋、長效、高能
根據作物的需肥特點,每一時期有不同的需肥量,使作物不會出現前期旺長后期脫肥的現象。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作用
隨著化肥的大量使用,其利用率不斷降低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這說明,僅靠大量增施化肥來提高作物產量是有限的,更何況還有污染環境等一系列的問題。為此各國科學家一直在努力探索提高化肥利用率達到平衡施肥、合理施肥以克服其弊端的途徑。微生物肥料在解決這方面問題上有獨到的作用。所以,根據我國作物種類和土壤條件,采用微生物肥料與化肥配合施用,既能保證增產,又減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成本,同時還能改善土壤及作物品質,減少污染。
在綠色食品生產中的作用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尤其是人們對生活質量提高的要求,國內外都在積極發展綠色農業(生態有機農業)來生產安全、無公害的綠色食品。生產綠色食品過程中要求不用或盡量少用(或限量使用)化學肥料、化學農藥和其它化學物質。它要求肥料必須首先保護和促進施用對象生長和提高品質;其次不造成施用對象產生和積累有害物質;三是對生態環境無不良影響。微生物肥料基本符合以上三原則。近年來,我國已用具有特殊功能的菌種制成多種微生物肥料,不但能緩和或減少農產品污染,而且能夠改善農產品的品質。
微生物肥料在環保中的作用
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分解發酵城市生活垃圾及農牧業廢棄物而制成微生物肥料是一條經濟可行的有效途徑。目前已應用的主要是兩種方法,一是將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作為原料經處理由工廠直接加工成微生物有機復合肥料;二是工廠生產特制微生物肥料(菌種劑)供應于堆肥廠(場),再對各種農牧業物料進行堆制,以加快其發酵過程,縮短堆肥的周期,同時還提高堆肥質量及成熟度。另外還有將微生物肥料作為土壤凈化劑使用。
改良土壤作用
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能產生糖類物質,占土壤有機質的0.1%,與植物粘液,礦物胚體和有機膠體結合在一起,可以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強土壤的物理性能和減少土壤顆粒的損失,在一定的條件下,還能參與腐殖質形成。所以施用微生物肥料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微生物在農業上的作用已逐漸被人們所認識?,F國際上已有70多個國家生產、應用和推廣微生物肥料,我國目前也有250家企業年產約數十萬噸微生物肥料應用于生產。這雖與同期化肥產量和用量不能相比,但確已開始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已初步形成正規工業化生產階段。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應用的需要不斷擴大新品種的開發,微生物肥料現已形成(1)由豆科作物接種劑向非豆科作物肥料轉化;(2)由單一接種劑向復合生物肥轉化;(3)由單一菌種向復合菌種轉化;(4)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轉化;(5)由用無芽胞菌種生產向用有芽胞菌種生產轉化等趨勢。不僅如此,近20年來,許多國家更認識到微生物肥料作為活的微生物制劑,其有益微生物的數量和生命活動旺盛與否是質量的關鍵,是應用效果好壞的關鍵之一。為此,現已有許多國家建立了行業或國家標準及相應機構以檢查產品質量。我國也制定了農業部標準和成立微生物質量檢測中心,并已于1996年正式對微生物肥料制品進行產品登記、檢測及發放生產許可證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