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分布在非洲的北部、中部和南非。棲息在開闊的熱帶稀樹草原和沙漠地帶。喜歡群句就,耐干旱,可數月不飲水,耐熱力強。清晨或黃昏活動頻繁。性機警,平時速度達80km/小時,*快達140km/小時。
駝鳥也叫非洲駝鳥,是世界上現存的*的鳥,壽命約20~30年,2歲性成熟。每年5~10月是美洲鴕鳥的產卵季節,在繁殖期,體重可達135千克,高可達2.5米。駝鳥是現今世界上一只有兩只腳趾的動物,它的兩翼退化,不能飛,但奔跑迅速,一步可邁出8米.時速可達70公里,粗壯的腳能對付各種勁敵,甚至可致獅子、豹于死地。駝鳥生活在廣闊的非洲沙漠和草原上。它體健力壯,可能馱起重達150公斤的物品。由于駝鳥很溫順,當地非洲人馴養它們用來耕田,馱物,送信。甚至能讓鴕鳥放牧和供人坐騎。和駝鳥相近的另幾類鳥是美洲駝、鶴駝和鴯鹋。
鴕鳥產于非洲,是地球上*的鳥類。它們的身高可達3米,體重可達150多公斤。由于身體太重,自然就無法飛翔,所以它們的翅膀便退化成裝飾品,兩腿卻進化得十分發達。在沙漠上它們一步可跨3-4米,奔跑時腳尖著地,姿態飄逸優美,時速可達60多公里呢!
鴕鳥以各種樹葉,雜草和小昆蟲為食物,你可以拿一根樹枝去喂它們,吃食時,它們顯得格外可愛而溫柔。
鴕鳥在每年的5、6月份繁殖,雄鴕鳥換上黑色的盛裝時刻保衛領地。競爭非常激烈,許多雄鴕鳥被淘汰下來,它們當年就失去了結婚和生子的資格。雌鳥們在同一個地點產卵,每只鳥產2-4枚,一個巢中的卵可多達40-100枚,然后雄鳥挑選一只責任心強的雌鳥共同擔當孵卵的重任。它們輪流孵卵,保護幼鳥。可是只有一半的卵可以孵化出來,而小鴕鳥中只有大約六分一能夠存活下來。
有時,鴕鳥會把頭埋在沙子里,而身子仍留在外面,有人認為這是它害怕敵人時愚蠢的表現。其實,那不過是鴕鳥利用沙子來“清洗”寄生蟲而已。別看鴕鳥溫馴,被它踢一腳可不是好玩的!所以千萬別面對面地站在它前面! 另外,鴕鳥適應性強,抗病力強,能耐45℃高溫,能御-40℃之寒。它以草和其他植物為食物。是利用牧草的*經濟動物。
1.性成熟晚,季節性產蛋 雉雞生長到10月齡左右才達到性成熟,并開始繁殪。雄雉雞比雌雉雞晚1個月性成熟。在自然環境中,野生雉雞的繁殖期從每年2月份到6—7月份,雉雞的產蛋量即達到全年產量90%以上。在人工養殖環境中,產蛋期延長到9月份,產蛋量也較野生雉雞高。人工馴化后的雉雞性成熟期可提前。美國七彩雉雞4—5個月就可達到性成熟期。
2.配種 野生狀態下雉雞在繁殖季節以1雄配2—4雌組成相對穩定的“婚配群”,每年2—3月開始繁殖,5—6月是繁殖高峰期,7—8月逐漸減少,并停止。人工養殖的雉雞要掌握適時放對配種。
3.產蛋 野生狀態下,雌雉雞年產蛋2窩,個別的能產到3窩,每窩15—20枚蛋。蛋殼色為淺橄欖黃色,橢圓形,蛋重24—28克,縱徑25—32.5毫米,如*窩蛋被毀
壞,雌雉雞可補產第二窩蛋。在產蛋期內,雌雉雞產蛋無規律性,一般連產2天休息1天,個別連產3天休息1天,初產雌雉雞隔天產1枚蛋的較多,每天產蛋時間集中在上午9時至下午3時。
美國七彩山雞,又叫野雞、雉雞。性情活潑,善于奔走而不善飛行,喜歡游走覓食,奔跑速度快,高飛能力差,只能短距離低飛并且不能持久。食量小,食性雜,胃囊較小,容納的食物也少,喜歡吃一點就走,轉一圈回來再吃。
山雞是雜食鳥,喜歡各種昆蟲、小型兩棲動物、谷類、豆類、草籽、綠葉嫩枝等。人工養殖山雞,可以適合大群飼養環境。山雞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肉質細嫩鮮美,野味濃,其蛋白質含量高。公山雞的羽毛艷麗,具有觀賞價值,標本可以提供給教學、科研和展覽用,還可以作為高雅貴重的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