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養是目前集約化養雞生產中廣泛采用的育雛方法,立體籠養育雛不僅飼養密度大、節約廠房,而且由于采用立體模式,雛雞不直接與糞便接觸,能很好的預防球蟲病的發生,提高雛雞的成活率,同時管理也比較方便。育雛籠就是一種專門用于6周齡前雛雞的籠具。
結構組成
育雛籠一般有籠架、籠體、食槽、水槽以及承糞板組成。育雛籠一般可分為3個部分,一組電加熱籠,一組保溫籠,4組運動籠。目前常采用的是4層結構,屬疊層籠養配備。在上下籠間有10cm空間,以放入承糞板,承糞板可運動,每天或隔日按期更換清糞?;\四周用鐵絲、竹或木條制成柵欄,食槽、水槽排列在柵欄外,柵欄間距可在20—35mm間調理,保證雛雞能伸頭采食、飲水,但不能逃出籠外?;\底用鐵絲制成12mm×12mm的網眼,使雞糞掉入承糞板中。全體籠組一般可育蛋雛雞800只(1—7周齡)、肉雞600只(1—3周齡)。6周齡前料槽長度每只占2cm,水槽長度每只1cm。
假如育雛、育成聯合成一段,則使用育雛、育成籠。整組籠具一般3、4層??刹捎脵C械供料,料槽安于前網內,籠門設在前網中央,前網孔徑較小,以避免幼雛從籠內逃出。有的則將料槽安裝在前網外,為便于各階段不同日齡大小的雞只采食,能夠調整前網下層外面可移動的網片以調理縱柵的間距,調理領域為20—40mm;也可調理前網與料槽間的距離或者使用上層與下層柵間距不同的前網。育雛籠單籠尺寸 188CM×60CM×30CM,底網孔徑13mm×51mm或25mm×25mm,育雛階段在籠底鋪一層12mm×12mm孔徑的硬質塑料網,5—6周齡時再將網片撤去?;\底一般平鋪,但也可將采食處適當升高構成一定的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