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白芷種子
CAS: 無
標準: 企標
有無證: 無證
天然/合成: 合成
級別: 農業級
含量: 99%
外觀: 白色顆粒
包裝: 250G/塑料袋 可拆分
成份: 本品為傘型科植物[b]白芷[/b]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 Benth. et Hook.f.或[b]杭白芷[/b]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 Benth.et Hook.f. 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 的干燥[b]根[/b]。
夏、秋間葉黃時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曬干或低溫干燥。 理化屬性: 本品呈長圓錐形,長10~25cm,直徑1.5~2.5cm。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根頭部鈍四棱形或近圓形,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樣的橫向突起,有的排列成四縱行。頂端有凹陷的莖痕。質堅實,斷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層環棕色,近方形或近圓形,皮部散有多數棕色油點。氣芳香,味辛,微苦。 類別: 農業 行業: 農業 領域: 中藥材種子 下延產品: 白芷 運用: 祛風,燥濕,消腫,止痛。治頭痛,眉棱骨痛,齒痛,鼻淵,寒濕腹痛,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燥癢,疥癬。 ①《本經》:"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頭(頭風)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 ②《別錄》:"療風邪久渴(久渴或疑作’久瀉’),嘔吐,兩脅滿,風痛頭眩,目癢。" ③《藥性論》:"治心腹血刺痛,除風邪,主女人血崩及嘔逆,明目、止淚出,療婦人瀝血、腰腹痛;能蝕膿。" ④《日華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補胎漏滑落,破宿血,補新血,乳癰、發背、瘰疬、腸風、痔瘺,排膿,瘡痍、疥癬,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 ⑤《滇南本草》:"祛皮膚游走之風,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濕疼痛。" ⑥《綱目》:"治鼻淵、鼻衄、齒痛、眉棱骨痛,大腸風秘,小便出血,婦人血風眩運,翻胃吐食;解砒毒,蛇傷,刀箭金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8~2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產品名稱: 白芷種子
CAS: 無
標準: 企標
有無證: 無證
天然/合成: 合成
級別: 農業級
含量: 99%
外觀: 白色顆粒
包裝: 250G/塑料袋 可拆分
成份: 本品為傘型科植物[b]白芷[/b]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 Benth. et Hook.f.或[b]杭白芷[/b]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 Benth.et Hook.f. 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 的干燥[b]根[/b]。夏、秋間葉黃時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曬干或低溫干燥。
理化屬性: 本品呈長圓錐形,長10~25cm,直徑1.5~2.5cm。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根頭部鈍四棱形或近圓形,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樣的橫向突起,有的排列成四縱行。頂端有凹陷的莖痕。質堅實,斷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層環棕色,近方形或近圓形,皮部散有多數棕色油點。氣芳香,味辛,微苦。
類別: 農業
行業: 農業
領域: 中藥材種子
下延產品: 白芷
運用: 祛風,燥濕,消腫,止痛。治頭痛,眉棱骨痛,齒痛,鼻淵,寒濕腹痛,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燥癢,疥癬。 ①《本經》:"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頭(頭風)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 ②《別錄》:"療風邪久渴(久渴或疑作’久瀉’),嘔吐,兩脅滿,風痛頭眩,目癢。" ③《藥性論》:"治心腹血刺痛,除風邪,主女人血崩及嘔逆,明目、止淚出,療婦人瀝血、腰腹痛;能蝕膿。" ④《日華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補胎漏滑落,破宿血,補新血,乳癰、發背、瘰疬、腸風、痔瘺,排膿,瘡痍、疥癬,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 ⑤《滇南本草》:"祛皮膚游走之風,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濕疼痛。" ⑥《綱目》:"治鼻淵、鼻衄、齒痛、眉棱骨痛,大腸風秘,小便出血,婦人血風眩運,翻胃吐食;解砒毒,蛇傷,刀箭金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8~2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指導價:不低于72/kg
栽培技術
灌溉
于土壤凍結前澆*封凍水。次春返青后,淺鋤*。半年后再鋤*,此次目的是鋤斷支根,使主根直伸向下,減少分叉。之后要再鋤4-5遍,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13]
定苗
白芷播種當年不間苗,翌春返青苗高7-10厘米時,按株距20厘米左右定苗。間苗時應除去過壯大苗及過纖弱苗,留以生長適中的苗。因過壯大苗易開花結種,根部生長不好,不能人藥。[13]
追肥
秋播后,當年不必追肥。只在入冬封凍前,結合灌封凍水,在畦面上蓋以馬糞或土雜肥,既為小苗越冬防止了凍害,又可作翌春的*次追肥。翌年返青后,可結合中耕松土,追施餅肥、化肥或圈肥。[13]
摘苔
有抽苔開花者,應及時摘除花苔,以保根部質量。[13]
選種
留種用的植株,在收獲時選留,經翌年生長抽苔,方能采種。留種方法有三種:
(1)原地留種:在收獲時間隔留下一部分根不收挖,使株距達60厘米左右,原地越冬。
(2)隨收獲隨移栽:收獲時,選主根無分叉、拇指粗細健壯的根作種根,按株行距60厘米X60厘米栽植于已準備好的種子田,栽時挖30厘米深的穴,施穴肥后將種根栽于穴內,填土踏實、澆水。
(3)窖藏越冬:北方溫度很低的地方,將選好的種根置于地窖砂藏越冬,翌春栽于種子田,方法同隨收隨栽。
留種白芷6-7月抽苔開花、結籽,8月種子陸續成熟。因主莖頂端種子形成的植株易提前開花,其根常不能人藥,而主莖花序下部以及二、三級花序枝結的種子一般不飽滿。因此采種時,應當選采主莖花序中部一級枝上結的種子。生長較好的母株,選有關部位上的種子,播后出苗率高,成活率也*,種后抽苔率低,因此盡量選采生長較好的母株上主莖花序中部一級枝上結的種子。每畝種子田可收獲種子120-150kg。7-8株所產的種子即可供一畝地播種之用。
收獲
春播白芷當年收獲,隨各地無霜期長短不同,收獲期分別在10月中、下旬和11月上旬進行。秋播白芷第二年7-8月葉片枯萎時采收。采收過早,加工出的成品粉性不足,質量下降;過晚則會因地上莖枯萎已久,新芽生長而影響根的質量。每畝鮮貨300-400kg,產量高者可達800kg。
全國各地因氣候差異較大,栽種方法略有不同,因此南方一般7月下旬至8月下旬刨收。收獲時先割去地上部分,再挖出根,抖凈泥土,運到曬場進行加工。
加工時剪去殘莖基,除去須根,按大、中、小分別暴曬,日曬夜收,晝攤夜堆,反復曬至全干即為成品藥材。
白芷含淀粉量較高,很不易干燥。收獲后或加工過程中如遇陰雨天氣,鮮根或曬軟的根都可用硫磺熏蒸,防止霉爛。熏時將白芷置密閉的室或箱的架子上,點燃架下盛器中的硫磺。每100kg白芷用硫磺500g。熏1-3天后再曬干或烘干(硫磺要熏透:硫磺慢慢加人,使不熄火斷煙,常取樣檢查,把根切開涂上碘酒,若藍色很快消失,表示已熏透,否則須繼續熏。)。
烘干用炕,溫度以60℃左右為宜。
無論曬干或烘干,干燥過程均要連續進行,中間不可中斷,否則盡管*后完全干燥,但其根心部會變黑而質量下降。每3-4kg鮮根可加工出lkg干藥材。
白芷成品以根條肥大、均勻、質重、粉性足、香氣濃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