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
依據高產、優質、早熟抗逆的育種目標,豫棉13號373—58×158—4雜交后代系選而來,新七2018號從豫棉13號變異株中系統選而成。
特征特性:
該品種出苗整齊,中前期長勢壯,后期生長穩健,腋芽少、省工易管理。破土力強、抗倒力強,全生育期128天,株型較松散,呈筒型。果枝上沖,葉片大小中等,葉色較淺,葉功能較好。鈴大,單鈴重6.2克,卵圓型,吐絮暢,易收摘,霜前花率93.37%,衣分40.83%。
纖維品質:
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中心測試(CH—VICC校準水平),絨長30.19㎜, 比強度28.55CN/tes,馬克隆值4.52,紡紗均勻性指數145.69,整齊度85.52%,伸長7.2%,反射率75.09%。
產量表現:
2004年參加春棉區域試驗,籽棉、皮棉、霜前皮棉的產量依次為213.31 ㎏,87.33 ㎏、81.63㎏、分別比對照品種中棉41增產 7.87%、9.53%、11.71%。2005繼試,籽棉、皮棉、霜前皮棉的產量依次為:227.7㎏、90.44 ㎏、82.72 ㎏。分別比對照品種中棉41增產4.45%、5.89 %、5.41%。兩年平均籽棉、皮棉、霜前皮棉的產量依次為220.51 ㎏、88.89 ㎏、 82.18 ㎏,2005年參加生產試驗,籽棉、皮棉、霜前皮棉的產量依次為208.87 ㎏、82.4㎏、76.1 ㎏分別比對照品種增產8.3%、 9.6%、8.8%,霜前皮棉比對照增產達極顯著水平。
抗病性:
2004年—2005年省區試取中棉所植保室鑒定,平均枯萎病指數8.5,黃萎病指數19.2,屬耐枯萎、耐黃萎類型。
適應范圍:
該品種豐產性、穩產性好,鈴大,適應性強,早熟性好,適宜黃河流域棉區及長江流域部分棉區種植。
栽培要點:
打缽育苗時間為4月6日以后;地膜棉4月15—20日播種;直播棉4月20日—25日(以5㎝地深穩定通過15℃為宜)播種,畝播3公斤。新七— 2018株型較大,果枝較松散,單株發育強,密度不宜過大,以利于個體優勢發揮,高水肥棉田密度1500—2000株,一般地塊2000—2500株。因本品系適應性較廣,外省各地區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土壤肥力確定播期與密度。
本品種已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申請保護號:20060304.3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