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雄黃顙魚:采用精子染色體加倍、性別生理轉化與細胞工程相結合的技術建立超雄魚繁育體系。是一種創新的技術路徑,即采用精子染色體加倍技術,產生二倍體精子,與卵核失活的卵子受精,不需在受精卵*次有絲分裂時再經染色體加倍處理,直接發育成超雄魚;采用精子染色體加倍技術,在魚類雄核發育研究中*獲得異源二倍體精子與卵核失活的卵子受精,直接發育成異源超雄魚;*次采用電融合或細胞核移植技術,將二倍體雄核發育的囊胚細胞核注射至成熟的去核卵中,從而提高雄核發育的孵化率、成活率與生命率,增加超雄魚的獲得率;采用魚類生理轉性的成熟技術*使部分超雄魚性轉化為生理“雌性”;*通過超雄魚與生理“雌魚”交配,生產出90以上﹪的超雄魚后代,由此建立超雄魚繁育體系。項目的實施增補國內空白,推廣后通過全雄黃顙魚苗的規模化生產和推廣養殖既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又能使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加快農村發展,推動我國魚類養殖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該技術用于其它珍稀魚類如長江白鱘、達氏鱘等繁殖保護方面,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難以估價的。
黃顙魚親本生物學特性:黃顙魚是我國淡水水體中分布較廣的底層經濟魚類,在中*名貴品種中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黃顙魚,學名西江黃顙魚,屬鲇形目,鲿科,黃顙魚屬。俗名黃骨魚、黃骨丁。主要產于長江及支流,我國大部份地區都有分布,通常個體0.2-0.8斤/尾左右,比起一般的雅氏黃顙魚大0.2斤左右,*達1斤/尾,是現為*的黃顙魚----味道好生長快。黃顙魚屬底層魚類,喜息于靜水或緩流水體中,在魚塘中白天棲于池底,覓食多在夜晚進行。*適生長水溫22-27℃,生長速度較慢,一般飼養10-12個月體重可達100-400克。原因在于黃顙魚的雄性魚比雌性魚快大1-1.5倍。因其肉質細嫩營養豐富,魚味鮮美,深受消費者喜愛,連續幾年塘頭收購價在14元/斤以上。
超雄黃顙魚生物學特性:超雄黃顙魚是佛山市順德區農業水產站科學研發品種,解決了雄性黃顙魚和雌性黃顙魚的生長差異。人工誘導黃顙魚四倍體的研究是近年來中國高產值魚類遺傳育種工作中的方向之一。采用靜水壓或靜水壓與冷休克結合處理兩種方法進行抑制*次卵裂誘導黃顙魚四倍體,讓其四倍體魚再與正常二倍體魚交配得到大量的可供養殖生產的三倍體后代,得出的三倍體全為雄性黃顙魚,全雄的三倍體黃顙魚沒有繁殖能力。有學者曾在黃顙魚卵裂前采用7500psi的壓力和7.50C的冷水處理7分鐘,成功地誘導出四倍體胚胎。佛山市順德區農業水產站經過3年的努力終于初步完成繁育出雄性率達到90%以上的超級雄性黃顙魚。通常個體0.6-0.9斤/尾左右,是現為*的黃顙魚----味道好生長快。和一般的黃顙魚一樣在魚塘中白天棲于池底,覓食多在夜晚進行。*適生長水溫22-27℃,生長速度較快,抗病力比一般的黃顙魚強。一般飼養10個月體重可達250-500克。超雄黃顙魚為中國黃顙魚養殖與發展拓展了一條新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