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品種選擇
冬季氣溫低、光照弱、日照時間短,為使青花菜正常生長發育,獲得高產,應選擇適應性廣、抗寒性較強、株型緊湊、花球緊實、品質好、產量高的品種。在栽培時應以早熟品種為主,按具體情況適當搭配中早熟品種。
2 培育壯苗
大棚冬延后栽培青花菜的育苗時間,依各地氣候條件和品種生育期長短而異。具體播種期可根據市場需求情況而定。大棚冬延后栽培可先在苗床播種育苗,2-3葉時分苗1次,培育成健壯大苗后移栽。移栽以日歷苗齡為40-45天、生理苗齡4-5片真葉為宜。
由于青花菜怕澇,育苗期間又正值高溫多雨的季節,所以育苗地要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土地整平后,做成高10厘米的苗床,上面再鋪6-7厘米厚的營養土。營養土可用充分腐熟的豬糞與蛭石各半,加適量的氮、磷復合肥混合而成。灌水沉實后即可播種。為節省用種量,宜采取稀播,每平方米均勻撒種4-5克,每畝大田用種20-25克。播后覆蓋營養土0.5-1.0厘米。苗床上方架設遮陽網,以防暴雨、日曬,并可降低地溫。
播種后注意苗床管理。如白天溫度達20-22℃,2-4天可出齊苗。出苗后苗床應撒一薄層土,利于保濕和扎根。白天溫度保持15-18℃,夜間不低于10℃;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70%-80%為宜,如干旱應及時噴水,并注意防治菜青蟲和黃曲條跳甲危害。出苗后20-25天,當具2-3片真葉時,應選擇陰天或傍晚進行分苗,將秧苗假植在營養缽或塑料營養袋內,每缽(袋)假植1株。其營養土可用肥沃糧田表土與腐熟豬糞各半,加適量的氮、磷、鉀復合肥配制。營養缽(袋)的規格為高9-10厘米,上口直徑8厘米左右。分苗后,將營養缽排放在床苗上,保持濕潤,澆水宜見干見濕,不要受旱。溫度不宜過高,防止徒長,接受鍛煉。當苗齡達40-45天、秧苗長出4-5片真葉時,可開始定植。
3 整地施肥
于前作收獲后,清潔田園,耕翻土壤,曬地10天左右。然后每公頃施有機肥52500千克、餅肥1125千克、磷肥750千克、尿素300千克、鉀肥150千克。結合整地將肥料與土壤混勻,耙細整平,按1.12米寬做畦,溝深0.25米,然后覆蓋地膜。整地施肥應于定植前10天完成。
4 合理密植
定植密度為每畝3000株,即每畦栽植3行,株距0.45米。定植時澆壓蔸水,第2天澆復水1次,隨后用土雜肥或細土封嚴定植孔。
5 定植后的管理
5.1 肥水管理
地膜覆蓋栽培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一般不宜追肥,但可用0.3%-0.5%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追肥,促進莖葉健壯生長。土壤應保持濕潤,如過于干燥可進行溝灌,宜淺灌,速灌速排,以浸潤畦土為宜。
5.2 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黑腐病和黑斑病。黑腐病菌主要危害葉片,從葉緣開始發病,自葉脈先端向內和兩側擴展,形成“V”字形黃褐色病斑,葉脈壞死變黑。空氣潮濕時病部組織腐爛,空氣干燥時病部干而脆。莖和根部受害時維管束變黑。防治可在初發病時用50%代森胺1000倍液噴灑,7-10天噴1次,連噴2-3次,效果較好。應注意,收獲前15天必須停藥。黑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葉柄,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近圓形的灰白色至淡褐色病斑,逐漸變黑褐色,病斑上有明顯的同心輪紋,周圍常有黃色暈環。葉柄上病斑長梭形,暗褐色,稍凹陷,具有輪紋。濕度大時,病斑上生出黑色霉狀物。防治可在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0.25%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1次,共噴2-3次即可控制病情發展。
蟲害主要有菜青蟲和蚜蟲。菜青蟲用功夫、抑太保、卡死克噴霧防治。蚜蟲用40%樂果乳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
6 采收
花球充分長大、花蕾顆粒整齊、不散球、不開花時,品質和產量*。以產頂花蕾為主的青花菜品種采收完頂花蕾后即可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