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南瓜在本地又稱日本南瓜,因果型較小,粉質度高,品質風味好,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近年來在浙江地區栽培甚廣,1年可進行2茬(露地) 或3茬(保護地)栽培,主要集中在春季,夏秋遲熟栽培相對較少。為延長栗南瓜的生產供應期,筆者在浙江各地進行了幾年的遲熟栽培試驗,現將其栽培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一、播種與育苗
1.品種選擇
南瓜秋季栽培前期易遭遇到高溫暴雨,后期易遭遇低溫,適宜生長的時間很短。所以秋栽一定要選擇早熟、耐熱、高產、抗性強的品種,如錦栗、甘栗、紅栗南瓜等品種。
2.播種期
播種期應根據當地氣候安排。不能太早,否則苗期遇上高溫多雨,病害嚴重,尤其是病毒病影響*。播種期也不能太遲,否則適合南瓜生長的生育期太短,影響南瓜的產量和品質。在浙江地區露地栽培一般播種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
3.育苗
夏秋育苗溫度高,光照強,且多暴雨,露地直播南瓜幼苗容易受損,因此*采用遮陽網覆蓋、營養缽育苗。苗床應選擇在灌水方便,相對陰涼的地方。播種前種子必須消毒,并浸種4--6h,營養缽先澆透水,每缽播2粒種子,播后覆土2cm左右,2--3d就可出苗。播后搭拱棚或蔭棚。出苗后如遇到大晴天,白天氣溫高,一定要用遮陽網在早上9點半至下午4點覆蓋降溫;如遇暴雨時,應蓋好農膜,以防雨水沖刷。同時夏季水分蒸發快, 要勤澆水,一般于傍晚溫度低時進行。每隔2--3d結合澆水施0.5%的三元復合肥液作為提苗肥。高溫對南瓜雌花形成不利,可在第1片真葉剛露出時,噴150mg/kg的乙烯利, 每天噴1次,在傍晚進行,共噴2次,以促進雌花的形成。定植前2--3d應逐步增加光照,進行煉苗,增強瓜苗耐強光和高溫的能力。
二、定植
1.土地選擇與作畦
栗南瓜栽培以土質肥沃、 排灌方便且前茬沒有種植過瓜類的地塊為好。每667平方米施經過腐熟的農家肥2500--3000kg,同時施入三元復合肥30kg作基肥。深溝高畦,以利于秋季暴雨時排水,同時也便于干旱時灌溉。
2.定植密度
遲熟栽培前期溫度高,栽培密度不宜太大。一般畦寬2.5m,爬地栽培株距0.4m,每667平方米種植600--700株;立架栽培雙行定植,株距0.6m,每667平方米種植900株左右。
3.定植
遲熟栽培苗齡不宜過大, 否則容易造成根系損傷, 影響植株成活。一般在播種后10d左右定植。 定植應選擇在晴天的下午或陰天進行。定植后地膜覆蓋,*全畦鋪上稻草或麥秸,可以起到降低地溫,保持土壤濕度,防止土壤板結,抑制雜草生長和防止病蟲害等作用。
三、田間管理
1.肥水管理
南瓜莖葉茂盛,結果多,需肥量大,在栽培過程中,應加強肥水供應。定植后,澆足定根水,并施稀糞水或0.5%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發棵期和坐果期各追施復合肥15kg, 前期促進南瓜植株營養生長,后期促進果實生長。以后每采收1--2次,就應施1次三元復合肥。夏末秋初氣溫高,植株蒸騰量大,應注意澆水,使土壤水分充足,以利于南瓜根系生長。苗期如遇雨水較多,可以不澆水,同時就注意排水;若遇干旱天氣,宜小水勤澆,每次澆水時可結合施肥進行。有條件的*噴灌,這樣更有利于降溫,植株管理。
2.整枝坐果
嚴格整枝,每株只留主蔓,其余側枝一律抹除,以促進早結瓜,并在節間壓土,有利于不定根的發生,增加吸收面積,以集中營養,促進生長。同時要及時摘除病葉、老葉、病瓜、弱瓜,使養分集中運輸,促進果實生長發育。秋季高溫易出現畸形瓜,因此要人工輔助授粉,同時注意保花保果,以提高坐果率。
3.病蟲害防治
秋季栽培南瓜主要病害是病毒病蟲害主要是黃守瓜、蚜蟲和瓜螟等。防治病毒病以種子消毒和防治蚜蟲為主,并及時拔除病株,避免病害蔓延。定植后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加20%病毒A可濕性粉劑來防治蚜蟲和病毒病。對蚜蟲特別是生長前期要勤噴,一般2--3d噴霧1次。
4.采收
栗南瓜一般采收老瓜, 遲熟栽培價格好時也可采收嫩瓜上市,嫩瓜開花后15d即可采收,而老瓜則需35--40d才能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