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是多胎動物,難免出現弱仔。在母豬生產中,幾乎每窩仔豬都有大小強弱之分。目前,規模場在追求母豬高產的同時,仔豬成活率降低,僅75%~92%,主要因為仔豬不均勻,弱小仔增多。常相差懸殊,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弱仔豬因吃奶不足而嚴重營養不良,成僵豬或死亡。在生產后前三天是*危險的時間,因弱小、饑餓、寒冷而死亡或被母豬壓死的仔豬占到60%~80%,甚至更高。
仔豬成活率關系到豬場的經濟效益,低于0.8公斤的初生仔豬,日后的死亡率大約為77%;低于1公斤的初生仔豬,日后的死亡率大約為44%。掌握科學方法,精細管理就能夠挽救一頭仔豬,或可能換來一頭豬的收益。弱仔豬、無乳仔豬、僵豬成了仔豬育成率的難點,也是豬場疫病流行的始動環節,如何保住弱小初生仔豬,是提高豬場經濟效益的重要一步。
好些豬場對弱小仔豬采用分開吃奶(強弱分離,按時輪喂)、寄養、胃管飼喂(用一個灌腸器將定量的初乳和奶直接注入仔豬胃內)、人工喂養、代乳母豬(當一窩仔豬中有生長慢的仔豬不能斷奶時,讓母豬留下來,延長仔豬吃奶時間)、分開斷奶等方式,能收到一定效果。但這些方法繁瑣且需很細心照顧,無疑增加了產房人員很大的工作量,很難做到位。
仔豬初生后缺乏抗體保護,身體中的脂肪能量也只能維持*的生命,幾天內,仔豬也無法正常地調節身體內部溫度。因此仔豬出生后,對乳房的競爭非常激烈。他們要吃一定量的初乳,以確保獲得足夠的免疫球蛋白和能量以生存。而弱小仔豬往往不能及時找到乳頭,體溫相比健康豬又偏低,尤其是寒冷季節生存更難。因此,弱仔豬需通過特殊的額外護理來獲得足夠的初乳。可以在母豬分娩結束后,把弱小仔豬安排在前邊乳汁多的乳頭上吃好初乳,雖第二、三對乳房奶水多,但因弱仔體型小,第四、五對乳房更合適。
當下剪牙、斷尾是大部分豬場采取的措施,且不說這措施的利弊,但這兩步驟給初生仔豬帶來巨大的痛苦和應激是無疑的,對弱仔而言更是加大打擊,如同雪上加霜。因此,為提高弱仔生存力,我們反復驗證,對弱仔不剪牙、不斷尾,出生當天肌注1毫升布它磷注射液(恒維康),體內直接轉化能量通用貨幣ATP,提高抗應激、抗病能力。此法能*限度地提高弱小仔豬與健康仔豬對乳房的競爭力,大大增加存活率。用此法母豬乳房很少出現破損,咬尾現象也少,至斷奶時,弱仔成活率高、生長發育好,甚至與正常哺乳的仔豬生長效果差異不大,*限度提高了豬群的均勻度,保障了豬場的經濟效益。此方法除有效之外,*關鍵是簡單易操作,絕大部分豬場都能做得到,弱仔多的豬場更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