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收
以嫩瓜采收為主的南瓜,雌花開放后10~15d即可采摘上市;以采收老熟南瓜為主的,應把握好合理的采摘時機,采收老熟、瓜形整齊、完整無傷的瓜,成熟標準為果皮堅硬,呈現固有的色澤,果面有蠟粉。一般采收老熟印度南瓜宜在授粉后40~50d,果實已膨大成型,果柄部分開始木質化,果實內的品質已經改善,有較好口感時進行。中晚熟的中國南瓜在開花后50~70d采收。
采收*選擇晨露已經消失、天氣晴朗的午前進行。采摘時操作要輕,注意留果柄的長度要略高于果肩,切口處不要沾土。采收后不宜馬上堆碼,宜在陰涼通風條件下放一段時間,散出田間熱。
2.挑選
采摘過程中很難避免碰傷、擦傷等,應將受傷果實剔除,分開堆碼。
3.分級
可根據果形、新鮮度、顏色、品質、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等方面進行初步分級,然后按照果實大小進行再次分級。
4.涂料
對分級后的南瓜果實進行簡單涂料處理,在一定時期內可減少果實的水分蒸發,保持果實新鮮,增加光澤,減少病原菌浸染,延長貯藏時間,提高商品價值。涂料應均勻適當,厚薄一致,用紫蟲膠涂抹印度南瓜,可延長保鮮時間,減少風味損失。
5.包裝
印度南瓜的包裝容器應具備原料易得、制作簡單、成本低、牢固美觀、利于貯藏堆碼、方便運輸、便于購銷者處理等條件。可用筐裝、紙箱裝、塑料編織袋裝等。
6.貯藏
南瓜一般可在空房子內進行貯藏,也可采用溝藏、窖藏等。注意貯藏環境中的溫度應控制在8~10℃,相對濕度應以70%左右為好。
貯藏用的印度南瓜、中國南瓜宜采收成熟而又不過熟的果實。采收后宜放在室內或塑料棚中進行預貯,控制溫度在24~27℃,一般預貯10~15d,使果皮進一步硬化,果柄傷口愈合。通過預貯的果實,再放入8~10℃的空房子或窖內堆碼,有條件的地方也可建立通風貯藏庫或采用氣調貯藏法貯藏。堆碼可先在地面鋪上稻草、麥稈、細沙,將果實瓜蒂朝里,瓜頂向外,逐個依次堆碼,每堆20~25個。堆放時動作要輕,高度適宜,同時留出通道。若采用筐裝,注意不宜太滿,也可在室內或窖內用木桿、竹片或金屬架等制成貯藏架,將果實分層均勻堆放于架上。
貯藏過程中,要勤觀察,勤檢查,及時挑出病瓜,保持空氣新鮮,經常通風換氣。夏天貯藏,溫度過高時,應注意中午遮陽,早晚通風或用排氣扇降溫換氣,盡可能降低環境中的溫度。
7.病害防治
南瓜采后病害較多,主要有疫病、鐮刀菌果腐病,還有白絹病、菌核病等。這些病害一般不是很嚴重,防治方法主要是減少機械損傷。將南瓜貯藏于13℃左右無冷害的溫度,也可減輕這些病害。
8.運輸
遠程運輸時,可先進行果實的預冷,裝、卸中注意輕拿輕放,裝車后外加覆蓋物防雨、防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