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yè)網首頁 > 農業(yè)科技 > 種植技術 > 有機莖用芥菜種植技術
有機莖用芥菜種植技術
農業(yè)網   來源:農業(yè)之友 閱讀數(shù):504

  有機莖用芥菜種植技術

  1.播種育苗

  ①苗床選擇。選擇土層深厚,疏松,富含有機質,地勢向陽,排灌方便的土壤。避免種植過白菜、蓮白、兒菜等十字花科的蔬菜地。

  ②整地施肥。苗床地應選擇地勢高燥,土壤肥沃的沙壤土,盡可能離病毒病的毒源植物如蘿卜,小白菜等,深耕炕土,熟化土壤,施足基肥,每畝苗床施2000千克左右人糞尿作基肥,精細作畦后,打透底水,表面薄撒一層過篩干細土后播種。

  ③適時播種。一般以9月下旬至10月初,不宜過早或過遲。播前曬種半天,清潔井水泡種3小時,去浮籽,瀝干,與過篩細土或沙拌和均勻后播種。播種前應均勻打透底水,等水滲下后才能播種。播種一般選擇晴天或陰天下午進行,播后輕輕拍實畦面以保濕。一般每畝大田用種子50~75克,每畝苗床播種500~750千克種子(可移栽大田8~10畝)。用濕潤細土蓋籽0.5~1厘米厚。在播后的畦面上塌地蓋遮陽網。*采用全程覆蓋隔離育苗的方法,即在播后覆細土或糠灰的基礎上,再覆蓋遮陽網或其他遮蔭物,出苗后及時揭掉遮陽網,搭好拱棚,上覆防蟲網,達到避蚜防病的目的。苗期如遇干旱,在清晨用清水或清糞水潑施,次數(shù)和間隔視旱情而定,使土表不出現(xiàn)干裂。*次勻苗在第二真葉時,苗距3厘米,去掉雜苗、劣苗、病苗、弱苗,第二勻次苗在第3片真葉時,控制苗距6厘米,及時除去雜草。苗床地宜保持濕潤為主,如土表干燥,應澆施稀薄糞水或清水。澆水與施肥均宜早晚進行。

  2.及時定植

  栽植地宜選用保水保肥力強而又便于排灌的壤土,遠離病毒病毒源植物。整地前畝施經堆制腐熟的廄肥2000~3000千克,深翻25厘米以上,作成畦寬1.5米包溝,畦高20厘米以利排水,打透底水后,鋪蓋地膜待定植。9月25日之前播種的,苗齡約30~35天即可移栽:10月3日以后播種的,苗齡38~43天;兩者之間播種的,苗齡為33~40天。帶土移栽,移栽時,將過長的根系用剪刀剪除。栽后遇干旱應注意澆水抗旱,確保活棵緩苗。行株距33厘米左右,每畝種植8000~10000株。

  3.田間管理

  一般追肥3次,*次輕施:第二次應在定植成活后和*葉環(huán)形成前,畝追濃糞2000千克以上:第三次看苗補施,應在肉質莖迅速膨大期進行。施肥方法可采用行間破膜施或畦邊掏膜施。冬季如雨水過多,應及時開溝排水,做好防漬工作,同時清除溝邊雜草,以防雜草與菜爭肥。做好抗寒防凍工作,在畦邊培土、蓋草。根據(jù)生長情況,在現(xiàn)蕾期及時收割。收獲時搶晴天收割,并去泥、去雜、去長頭、去病株菜頭。

  4.莖用芥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在芥菜生產中,較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黑斑病、黑腐病等,常見的蟲害主要有蚜蟲、菜粉蝶、菜蛾、菜螟、甘藍夜蛾、斜紋夜蛾、黃條跳甲等。

  ①農業(yè)防治。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尤其避免在甘藍類作物后茬種植十字花科蔬菜。調整播種期,使菜苗3~5葉時與害蟲盛發(fā)期錯開。培育壯苗,搞好田間通風排灌。適當澆水,增加田間濕度,即可抑制害蟲,又可促進植株生長。冬前深耕、深耙,以減少田間蟲源和越冬蛹。田間發(fā)現(xiàn)有受害的葉片應隨時摘除并深埋。農事操作時,注意減少人畜和農機具與植株的摩擦和傷害,減少傷口。

  ②種子處理。用50%溫水浸種25分鐘進行種子消毒,冷卻晾干后播種。

  ③物理防治。小菜蛾有趨光性,在成蟲發(fā)生期設置一盞黑光燈或設置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小菜蛾。利用銀灰膜驅蚜,為避免有翅蚜遷入菜田傳毒,采用銀灰色地膜覆蓋種植。也可在菜田于播種或定植前間隔鋪設銀灰膜條避蚜。

  ④生物防治。可采用蘇云金桿菌、殺螟桿菌和青蟲菌粉,對水800~1000倍液,或阿維菌素類藥劑噴霧防治菜青蟲、菜蛾、斜紋夜蛾等害蟲。有條件的可在斜紋夜蛾卵期釋放赤眼蜂,每畝6~8個放蜂點,每次釋放2000~3000只,每5天放*,持續(xù)2~3次,使寄生率達到80%以上。防治軟腐病,可用72%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或新植霉素200微升/升,或47%春雷氧氯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或菜豐寧150~250克對水100升灌根。

農業(yè)網編輯:agronetxx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fā)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shù)據(jù)、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因互聯(lián)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lián)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yè)網”(Agronet.com.cn)聯(lián)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