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征與發病規律
特征:發病初期,棉株中上部葉片出現不規則失綠斑塊,或分散型紅色斑點,逐步形成黃褐色病斑,嚴重時,葉片脫落,莖桿中上部變褐變黑到死亡。
發病規律:
1.發病時期在我市為7月初-8月上旬。
2.無水澆田塊遇雨發病較重。
3.前期植株長勢旺的田塊較重,一般田塊較輕。
二、防治策略與措施
棉花黃紅葉莖枯病屬生理病害,應采取以補鉀為主的綜合防治策略。
防治措施:
1.土壤貧瘠地塊增施有機肥,畝施優質粗肥2車,并進行深耕20厘米以上,增加根系的吸收范圍。
2.高產田塊畝底施硫酸鉀15公斤,花鈴期控制日生長量不超過2.5厘米,否則應以縮節胺控制,畝用量縮節胺原粉3克兌水25公斤,噴生長點。
3.在棉田花蕾期噴施磷酸二氫鉀,畝用量100克,兌水25--40公斤噴霧。隔7天再噴1次。
4.及時打頂,節約養分,增加產量,減少霜后花。打*規律是"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即:按計劃留果枝,枝數到及時打頂;其二按日期打頂,不管果枝多少,在初霜前3個月及時打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