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工廠化養蝦案例
養殖基地
地點:江蘇徐州
時間:2016 年 7 月-2016 年 10 月溫度:26℃
養殖模式:室內水泥池養殖
放苗密度:450 尾/平米 南美白對蝦塘口老板:李先生
案例場景圖片
應用產品
“益+復合菌”、“益+乳酸菌”自擴培產品套裝,養殖戶于養殖基地現場發酵擴培后直接應用。養殖戶擴培好的益+復合菌如下圖所示,經測定活菌數為 108cfu/mL,pH 4 左右,酸香味明顯。
使用效果
養殖戶采用菌相模式(即生物絮團模式)開展對蝦養殖,該模式水體環境穩定、換水量少、對蝦成活率高,增產增效優勢明顯,但該模式對養殖水體碳氮比調控、微生物組成區系等有較高要求。
養殖戶于 2016 年 7 月 1 日放苗 20 萬尾,四個池子標粗,并于放苗當天每個池子加 2 斤紅糖、1.5 斤“益+復合菌”發酵液及少量蝦片做水;分苗之前三天補*糖和菌,用量為每個池子 2 斤紅糖、1.5 斤“益+復合菌”發酵液。15 天左右做出菌相水,如下圖所示:
整個養殖周期,連續應用 “益+復合菌” 做水,同時應用 “益+乳酸菌” 拌料飼喂。養殖水體中的氨氮、亞硝酸鹽均未檢出,水體 pH 波動不大,水質穩定, 對蝦腸道粗壯、活力好。
該養殖戶于 2016 年 10 月份出蝦,對蝦平均規格 30 頭,每平方產量達 14.8
斤,成活率在 90%以上,餌料系數 1.1 左右。養殖戶出蝦照片:
案例分析:
該養殖戶應用的“益+復合菌”包含 11 株高活性異養微生物,包括酵母菌屬、乳酸菌屬、芽孢桿菌屬及放線菌屬,為生物絮團形成提供結構框架及粘附成型所需的胞外多糖。同時該養殖戶能夠合理調控碳氮比,及時補加紅糖,保證充足溶氧,使功能性益生菌能夠迅速繁殖,促使生物絮團快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