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葉枯病主要損害西瓜的葉部,子葉發病初期多在葉緣生水浸狀小點,后變成淡褐色至褐色圓形或半圓形水浸狀病斑,擴展到整片子葉后干涸。真葉發病初期在葉背面葉緣或葉脈間,涌現顯然的水浸狀小點,溫度大可使葉片失水青枯;溫度小、氣溫高,易形成直徑2-3毫米圓形至近圓形褐斑,布滿葉面,后交融為大斑,病部變薄,形成枯葉景象。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在氣溫10-36℃,相對濕度高于80%的條件下均可發病,多雨氣象,相對濕度高于90%時,易風行或大發生。如在西瓜膨大期,可使大片瓜田葉片枯死,嚴重影響產量。連作地,偏施或重施氮肥,泥土貧瘠或積水,植株抗病力弱,發病重。延續天晴,日照長,對該病有抑制造用。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或降雨前可噴施75%百蓖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萬分之一的碩豐481,發病后或濕度大時可噴施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萬分之一碩豐481,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每隔5-7天噴*,連噴3-4次,并重視雨后補噴和田間排水。這些生物農藥可有效減輕藥害,增進生長,減輕病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