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泡泡病為害癥狀】:
此病主要為害葉片。染病葉片多向葉正面鼓突,形成大小不等的泡狀病斑,突起部分褪綠變黃,逐漸呈黃褐至灰褐色不規則壞死并下陷,呈半透明狀,易破裂,后期常腐生黑色霉狀物。病斑背面凹陷部位多具油漬狀光澤。整片病葉凹凸不平,組織增厚、變脆,葉緣向下扣卷,短期內即衰退老化。
【甜瓜泡泡病發病因素】:
此病未分離到病原微生物,發病原因尚未*后定論。田間調查證實,此病常伴隨低溫寡照發生。一般冬春茬甜瓜,定植早、生長前期溫度低、生長緩慢,長時間陰冷天氣,光照嚴重不足,中后期突然晴好,溫度快速上升,常誘發此病發生。此外,偏施氮肥,或施雞糞過多,此病發生較重。若陰天低溫控制澆水,晴天高溫澆大水也容易發生此病。調查還發現不同品種間病情差異明顯。
【甜瓜泡泡病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當地氣候條件的品種,氮、磷、鉀肥配合使用。
2、甜瓜定植后加強防寒保溫增溫措施,防止低溫冷凍。
3、經常打掃棚膜或玻璃上的灰塵,增加透光度。適時更換新棚膜,提高光照強度,有條件的可在陰冷天氣增加人工光照。
4、注意平衡澆水,避免猛澆大水,后期追肥重點是磷、鉀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