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作為我國北方*主要的糧食經濟作物之一,在北方有著大量的種植范圍,種植小麥有著較高的經濟價值。規模種植小麥的農戶經過一年辛苦的勞作,就靠著產量來獲取自身的經濟利益。但是很多時候產量卻不盡如人意,那么要如何種植才能使小麥獲得高產呢?今天小編就帶來了小麥種植的注意事項,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1、土壤
在種植前先要選擇好土壤,土質肥沃,土層深厚松軟是*適宜小麥生長的土壤。然后將土壤整地一遍,讓土質更加松軟,將其做好平整與滅菌的工作。翻耕后暴曬5-7天,然后施足基肥,基肥可使用農家肥,將其與土壤混拌均勻,增強土壤的肥力。
2、選種
品種是保證高產的基礎,在選擇種植品種的時候要選擇無病無害,抗病能力強及產量高的品種。品種選擇正確便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如果不確定是否攜帶病菌,那么在種植前應該進行浸種消毒的工作,或者對種子噴灑多菌靈等藥劑進行病菌毒殺,根據數量決定用量。
3、播種
播種時間也是有要求的,因為小麥種子發芽出苗是需要一定條件的,所以要根據天氣的變化情況確定播種時間。如果過早播種使小麥無法適應周圍環境,影響發芽出苗率,過晚的話可能會使種子易發病蟲害。也要注意播種的量,根據種植面積控制好播種用量,不可種植過密。
4、防倒伏
小麥是長度較高的作物,生長到一定高度時容易發生倒伏的現象,所以要防止到倒伏的現象發生。可以選擇抗倒伏的品種,或者在還沒有特別高的時候對小麥進行修剪工作,做好控旺處理,對植株噴灑多效挫等藥劑可有效防治。多施拔節肥可以控制落穗的形成,有利于小麥的增重。
5、水分
小麥既不抗旱也不耐澇,所以我們要做好地間的排灌工作,當小麥生長到灌漿期的時候是*需要水分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要保證小麥的需要的水分,使土壤保持濕潤的狀態。但是遇到聯系陰雨的天氣需要及時將地間的積水排出去,不然積水過多可能會導致爛根,影響營養吸收與運輸。
6、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是所有農戶們都需要重視的問題,一定要做好提前預防的工作,對葉片適當的噴灑適量葉面肥可有效的防治病蟲害發生,還能補充水分,提高產量。加強地間的管理,對小麥要定期定量的進行藥劑噴灑消毒,發現病害及時處理,防止病害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