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扶苗、培土、踩實……近日,浙江臨安天目山鎮一都村夏家自然村文山人頭攢動,300余人在專家的指導下種下1000多棵樹苗種。這意味著“發展彩色森林、助力鄉村振興”天目山鎮2018年天目重秀萬人植樹活動暨天目山鎮退竹還林、萬畝林相改造項目正式啟動。副區長樓秀華參加活動。
天目山鎮林業資源豐富,林地總面積28.79萬畝,竹筍產業是其傳統農業之一。但近年來,由于農戶不合理種植,導致區域內的物種單一,林種開始退化,經濟效益日漸弱化。天目山鎮相關負責人說,為恢復天目山外圍山林的物種資源,全面提升各村生態壞境,天目山鎮從今年起在全鎮范圍內廣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計劃三十年內造林和撫育面積不少于十萬畝,并將任務分解至各村。
一都村今年的造林任務為200畝,前期,該村從林農手里流轉了200多畝林地,并準備種上桂花、梅花、雞爪槭、日本結野櫻等樹種。村書記俞濤沖告訴記者,門西線的改造為一都村發展旅游帶來機遇,將以此次林相改造為抓手,提升鄉村環境,挖掘歷史文化,發展鄉村旅游。
植樹現場,還有7戶家庭分別認領了天目傳家樹。“種傳家樹的目的是為了把植樹造林的理念傳遞下去。”天目山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天目山鎮將以多彩天目系列活動為起點,發動群眾多植樹,廣造林,發展彩色森林,助力鄉村振興。今后,不管是個人還是單位都可以到天目山認領樹種,為多彩天目助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