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濟南章丘以“生態提升工程”為抓手,認真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南部保護明山秀水,中部彰顯泉水特色,北部打造田園風光”的定位,充分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自然稟賦,拓展綠色空間,壯大綠色產業,全區上下通力合作,社會各界踴躍參與,造林綠化成效凸顯,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以山為脊,打造生態之區。
高質量實施荒山綠化項目。2017年濟南章丘完成荒山綠化4000余畝,以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沿線可視荒山為重點,常綠樹與闊葉樹合理搭配,提高荒山造林質量,提升綠化景觀效果,并計劃完成荒山造林1萬畝。
高效率推進退耕還果項目。2017年完成退耕還果3000畝。2018年,章丘將立足種植結構調整、林業產業扶貧,引導群眾種植收益高,適宜當地群眾栽植的經濟林果。以章萊路、S243、三趙路等主干道路兩側為重點,創新退耕還果造林方式,廣泛組織發動,大力實施工程造林,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林果建設,拓展林果發展空間,計劃完成退耕還果5700畝,建設林果飄香、產業富民的生態走廊。
高標準實施近城區山體綠化提升項目。2017年植綠人實施大尖山、廟玉子山、分水嶺西側山體治理及綠化提升項目,累計開挖樹穴15萬個,栽植各類綠化苗木3.5萬株,今年5月底前全部完成建設任務。2018年,章丘區將針對近城區山體綠化密度不夠、色調單一,特別是冬季裸巖較多、影響景觀效果的問題,對周邊裸露山體實施插綠補彩,豐富林相,提升郁閉度和景觀效果。計劃實現近城區山體綠化提升7000畝,初步展現特色景觀。
以路為脈,織密綠色之網。
大力加強北部農田防護林網,以黃河、高官寨等北部鎮街為重點,通過營造用材防護林、溝渠路綠化,建設起點、片、網帶相結合的綜合防護林體系,完善農田林網2萬余畝,攔截地表徑流、調節地下水位、吸收有害氣體,打造北部田園生態長廊,構建綠色環保屏障,確保沿黃地區生態安全,為農業生產提供良好的生態屏障。
章丘總投資2.1億元,完成章萊路綠化、唐王山路東延綠化等58項重點道路綠化項目,綠化總面積100余萬平方米。2018年將加大區本級財政投入,積極爭取上級項目政策資金支持,以高速路、國省道、河道水系、城區主干道路為重點,建設綠色廊道,組織實施主干道路綠化25條,高標準建設重要道路綠化節點38處,新增綠化面積2250畝。
加強城市街景打造和補植提升,在重要道路節點、游園綠地種植播種時令花卉近4萬平方米,在沿街道路增設花箱500個,種植薔薇等攀援植物2萬株,營造“春花爛漫、夏蔭濃郁、秋色絢麗、冬景蒼翠”的城市綠化景觀。
以園為睛,扮靚華美之城。
森林公園、郊野公園、城市山體公園、濕地公園、植物園、街景公園……近幾年,一批批重點綠化工程高歌猛進。
章丘國家森林公園是原生態的“天然氧吧”,這里動植物資源豐富,林相景觀多樣,季節變化顯著,是百脈泉的重要泉水涵養區,也是濟南市的重要生態屏障。2017年10月開園的女郎山蔥嶺郊野公園,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終目的,依托獨特地形地貌景觀,實施山體修復、植樹造林,提升山體森林植被覆蓋率。林蔭公園以“文漾泉韻、創意綠洲”為主題定位,形成“一心、一軸、一環、多點”的景觀布局,打造樹木景觀為主的林蔭空間、城市林海。龍盤山森林公園堅持生態文化理念,以保護現狀為主,結合園區原有的地形地貌,對現有綠化、道路等進行梳理改造,提升景觀品質,從而打造出一個綠肺生態的城市山水休閑公園。繡源河濕地公園,緊扣“以水為脈、以綠為衣、以文為蘊、以人為本”的主題,按生態自然的方式,重點打造生態景觀體系。一到夜晚,音樂噴泉、水幕電影與周圍的水、花、樹交相輝映,著實讓市民們享受到絢麗多姿的視覺盛宴。白云湖濕地公園,多樣的濕地類型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隨著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吸引了百余種鳥類繁衍棲息。特別是秋冬時節,天鵝、白鷺等在湖面上翩翩飛翔,儀態萬方,尤為壯觀,堪稱江北奇景。濟南植物園,充分利用西高東低、南高北低的地形,“隨坡就勢”,按照園林景觀設計,充分發揮水生植物和地被植物的園林作用,合理間伐,避免純林的脆弱性和不和諧性等,既便于雨水收集和綠地保護,也滿足了景觀需要。百脈泉公園,是一處“園在水中、水在園中、景在詞中、詞在景中”的山水人文園林景觀。百脈泉因地緣勢,順著水流方向,規劃園林設計。這里四季氣候溫和,自然資源極為豐富,享有“小泉城”的美譽。
小東山、唐王山公園,是一處以山地景觀為特色、融游憩觀賞、休閑健身、科普教育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城市山體公園,分別占地845畝、417畝,2017年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0%,計劃2018年4月底竣工開園。“口袋公園”,配合全區“雙拆雙改”行動和建綠透綠工作安排,堅持“以綠化為原則、不綠化為例外”,對601處適宜綠化的拆出地塊進行及時綠化,綠化總面積68萬平方米。2018年將持續開展裸露土地綠化治理,做到應綠盡綠、還綠于民,不斷增加城區綠地面積,完善城市綠地布局。
每一片“綠”的成長,都離不開全民的高度重視與熱情參與,“共建綠色之城”已成為全民的共識。“愛樹護綠”,已成為章丘的城市基因。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