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吉粳816”獲金獎背后的秘密(圖)
“吉粳816”獲金獎背后的秘密(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1/9 9:46:00  來源:吉林日報  閱讀數:541

水稻

  今年5月,由吉林省農科院選育的優質圓粒香型水稻品種“吉粳816”,在“首屆全國優質稻食味鑒評會”上榮獲金獎。

  時隔5個月,“吉粳816”由吉林吉農水稻高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選送,參加“2018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稻米品鑒品評”活動,在177份優質大米的食味角逐中,榮獲銅獎。

  作為剛剛經過審定,還未滿“周歲”的新品種,“吉粳816”連獲國內、國際大獎,是生逢其時的“幸運”,還是歷史的積淀和戰略遠見?

  食味新品種“出爐”

  “吉粳816”的兩次獲獎,都與“食味”有關。何為“食味”?為何以“食味”為標準評獎?

  吉林省農科院水稻所所長周廣春這樣解釋:“一種大米是否好吃,專業的評判,是要用‘食味值’作標準。顧名思義,‘食味值’就是指食物味道的分值。這是目前評價大米品質*重要的指標。”

  在稻米產業發展較快的日本,每年都要評選、公布大米食味值排行榜,這是消費者購買大米的重要依據。

  近年,我國消費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大米的食味。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和鼓勵稻米產業從業人員注重食味,一些權威、專業機構開始在全國范圍內舉辦食味品評活動。

  2014年,根據吉林省優質稻米產業發展實際需要及吉林大米品牌建設需要,省農科院水稻所向省種子管理總站建議:增設優良食味水稻品種區域試驗組。“吉粳816”正是該區域試驗組首輪試驗選出來的品種。2018年,“吉粳816”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吉林省農科院水稻育種研究團隊帶頭人嚴永峰介紹,“吉粳816”是繼“吉粳88”育成后,吉林省水稻育種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它除了食味值高,還具有香氣濃郁,粒小等滿足大米加工企業需要和消費者需求的優良性狀,是吉林省通過審定的*個優良食味圓粒香型水稻品種。

  國內、國際大獎接踵而至

  5月,由全國優質稻種食味品質鑒評委員會組織的“首屆全國優質水稻品種食味鑒評會”在廣州舉行。全國優質稻主產省及相關種子企業推介了75個品種參評。“吉粳816”*次在全國舞臺“試水”,便脫穎而出獲得金獎。省長景俊海在批示中強調,要組織做好市場推廣工作。

  隨后,獲得品種經營優先購買權的吉林吉農水稻高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將“吉粳816”作為主推品種,配合吉林大米品牌打造,制定了“吉粳816”示范推廣方案,并進行大力宣傳,同時以該品種生產的稻谷為原糧,開發優質大米。

  10月,“2018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稻米品鑒品評”活動在哈爾濱舉行。吉林吉農水稻高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選送“吉粳816”參賽。

  此次評選,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和日本、韓國、美國、泰國、菲律賓等國內、國際著名水稻育種、優質栽培及品鑒專家27人組成評審委員會,從食味品鑒、理化品質、碾磨品質3個方面對參評產品打分,同時組織消費者現場品鑒投票,*終二者分數的總和為該參評樣品的總分,再根據總分依次評出金獎、銀獎、銅獎產品。“吉粳816”排名在日本“新瀉澙越光”“山形一見鐘情”和黑龍江“五優稻4號”之后,榮獲銅獎。

  “吉粳816”獲獎,絕非個案。

  近年來,吉林省水稻品種可謂大獎不斷。“吉粳511”“吉粳528”先后在“全國優良食味粳稻品評”中獲評一等獎。“吉粳511”在“中日優良食味品評”中獲“**食味獎”,同年榮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吉粳515”以總分*的成績獲評“第八屆吉林省優質米品種”……

  吉林省水稻品種完成第七次更新換代

  “獲獎,并不是育種的目的,它僅僅是一個品種順應時代、順應市場的佐證;或者說,它是品種更新換代的一個‘副產品’。”周廣春說,新品種能否“恰逢其時”,滿足市場需求,不僅要靠育種專家的戰略遠見,更重要的是一個地區的育種歷史積淀。

  建國以來,吉林省水稻品種經歷了7次更新換代。

  1949年到1955年,是吉林省水稻生產和種子工作的恢復時期。吉林省水稻種植面積僅130萬畝,品種主要以“青森5號”“小田代”為主,產量為170公斤/畝。

  1956年到1965年,省農科院選育早熟品種長白1-5號、中熟品種松遼1-5號,成為市場上的主要品種,實現增產10%-20%,在生產上代替了日本品種。吉林省水稻品種完成了*次更新。

  1966年至1980年,“長白6號”“吉粳60”在生產上推廣面積達到48萬公頃,占全省水田面積70%。吉林省水稻品種完成第二次更新。

  1981年至1990年,隨著大棚盤育苗機插秧技術的引進推廣,日本中晚熟品種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占據吉林省水稻品種市場,成為吉林省水稻品種第3次更新。

  1991年至2000年,通過省內水稻專家的努力,“長白9號”“超產1號”等50多個吉林省自己選育的品種占據了主要市場,產量達到450公斤/畝,徹底改變了日本品種占主導地位的局面,完成第4次品種更新。

  2001年到2010年,種子市場的需求仍然是高產,這一時期,正值國家推行一期超級稻戰略,吉林省完成了第5次品種更新,“吉粳88”等一批高產品種應運而生,產量平均達到480公斤/畝。

  2011年至2014年,吉林省完成了水稻品種的第6次更新,產量提高到520公斤/畝。

  2015年到2018年,市場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消費者對“食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一時期,正值吉林省實施吉林大米品牌建設戰略,急需一批優良食味好品種。“吉粳816”等品種的應運而生,標志著吉林省品種完成了第7次更新換代——由高產向高質量轉型。

  70年的創新與突破,幾代育種人的不懈努力,為吉林省稻米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注入了“原動力”。

  據了解,2016-2017年度,吉林省中高端大米量價齊升,優質品種水稻覆蓋率達到80%以上,平均價格達到12元/公斤,帶動農民增收10億元以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n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