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銀川有了“地保姆”種田更省心(圖)
銀川有了“地保姆”種田更省心(圖)
農業網   時間:2019/2/27 13:52:00  來源:銀川日報  閱讀數:410

機械化耕種

  隨著現代農業的加快發展,黃牛犁地的場景已經一去不復返,機械化耕種成為了農業發展新風景,目前寧夏銀川市農業種植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但如何進一步解放勞動力,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也成為了銀川市農業發展新階段需要考慮的問題。

  2月26日上午,在銀川市春耕生產現場會上,“托管服務”成為了現場的一個熱詞。不管是農戶、農資供應商,還是農機服務公司、家庭農場,都對此展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農業生產托管,顧名思義,就是農戶在不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條件下,將農業生產中的耕、種、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業環節委托給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完成的農業經營方式。而這一模式,如今已在山東、河南等地發展得風生水起。

  托管服務 讓農民種地不操心

  2月26日,正值春播的好時節,賀蘭縣立崗鎮蘭光村的村民朱秀琴卻十分清閑,家中雖然有7畝田地,但她并未像以往一樣挽起袖子、扎起褲腿下地干活。因為她給自家的地找了個“地保姆”。

  “我把自己的7畝地和兒子的8畝地一起托管給馬老板的合作社,他們包種包收,年底給我結算。”朱秀琴提到的“馬老板”名叫馬學明,是寧夏紅蘋果園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從2017年開始,他帶領合作社開展了農業全托管和半托管服務。

  “我老伴去世早,兒子又外出打工,自己一個人種地根本忙不過來,馬老板他們提供農資、農機具、農技等一切服務,所有環節都不用我自己干,年底他們把賣糧的錢除掉成本,剩下的就是我賺的。”朱秀琴介紹,2017年她的7畝地拿到了5260元收入,2018年則拿到了5740元的純收入,“他們統一管理,糧食質量、產量都比我自己種的好,就像是坐在家中收錢一樣。”

  寧夏紅蘋果園專業合作社已為農戶提供耕、供、收、銷的一體化服務,今年共有7戶農戶與合作社簽訂了全托管協議,13戶農戶簽訂了半托管協議,“半托管就是我們提供耕、種、收等服務,農戶需要自己進行田間管理。”合作社負責人馬學明介紹,目前合作社托管的土地面積已達到1586畝,“我覺得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實現土地集約化管理,規模上去了,各個環節的成本也就降下來了,比如我們給朱秀琴種地,機耕費是市場價的70%,無形中她也節約了成本。”

  在銀川,像寧夏紅蘋果園專業合作社這樣能提供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并不少。據銀川市農業農村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銀川市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246293畝,其中土地全托管服務面積2437畝,半托管面積243856畝;土地托管服務對象數量5556個,其中農戶5336戶;土地托管服務組織數量73個,其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47個,企業17個,其他5個。

  集約化管理 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產量

  “農業生產托管是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聯接小農戶的有效機制,也是服務規模經營的主要形式。”銀川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馬元文介紹,發展“銀川市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是為了適應新時代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要求,即在不改變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的前提下,由服務組織承擔農資、農機、農技、植保等專業全程服務,實現良種、化肥、耕種、灌溉、防蟲、除草、防病、收割、糧食收購“九統一”,耕、種、收機械連片規模作業,形成了農業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

  采訪中我們了解到,銀川人均耕地少則一畝多則三畝,單獨雇用機械耕種相對費用偏高,而農機作業公司或者農機專業合作社在春播秋收期間接受散戶訂單也存在成本高、收益低的矛盾。但如果能夠實現成片托管耕種,農戶和農機作業公司的費用相對來說就會有所降低。

  這就像是一種外包服務,農民依然保持了家庭經營的主體地位,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社會化服務組織則從托管服務中收取費用,不需要支付土地流轉費,同時通過社會化服務實現了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現代要素對傳統農業的改造。

  土地托管模式 節約成本提高農產品安全系數

  農業生產托管也可以將農民從勞動強度大、收入相對較低的繁重農事勞動中解脫出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融入到城鄉企業當中,逐步成為產業工人,達到以工資性收入為主、土地收入為輔的致富目標。

  另一方面,由于農業生產托管實行集約化管理,既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成本,也提高了農藥、化肥的利用率,也進一步提高了農產品安全系數。靈武市鑫旺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站開展托管服務已多年,在日常田間管理中,服務站引進先進的專業化植保機械、智能化培肥技術,并結合農田全程機械化作業,通過規模化的土地托管,實現土地的集約化經營,便于機械化耕作,以及現代化、科學化的農業生產管理。

  在服務站負責人王剛看來,這種土地托管模式對于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有著積極的意義,“首先我們可以通過測土配方,土壤里缺什么補什么,避免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其次運用精量穴播等技術,減少播種量,再次就是規?;s化的管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使用量。”據悉,目前服務站代管的稻田,每畝地農藥、化肥、除草劑的使用量減少了20%,下種量減少了30%,每畝地成本節省了近100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y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