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格局不斷鞏固,綠色發展人人有責。作為長江岸線*長的全國糧食主產區,荊州市更是責無旁貸”。日前,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荊州市市長崔永輝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荊州將立足自身資源優勢,以打造稻田綜合種養的升級版——綠色水稻、綠色水產的“雙水雙綠”產業,作為推動荊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和助力產業扶貧的重要戰略舉措,重塑江漢平原“魚米之鄉”。
崔永輝介紹,荊州是全國優勢農業資源的核心區域,擁有7個全國糧食生產大縣、5個湖北省水產大縣,油菜籽和淡水產品產量多年保持全國市州*,常年糧食種植面積800萬畝。荊州8個縣市區全部臨長江,長期以來,荊州的*任務是防汛抗洪,有大量分蓄洪區,缺少農業、生態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且由于我國糧食、漁業生產一直將產量放在首位,主產區資源環境負擔日益沉重,可持續發展面臨重大挑戰。
崔永輝說,荊州要站在全局高度,把握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既要做減法,對重點污染問題出重拳、出重招,又要做加法、做乘法,推動生產模式升級。荊州作為湖北全省“雙水雙綠”產業種養模式示范點,近年來,“雙水雙綠”面積迅速發展。稻田養蝦在減肥減藥的同時,單產效益增加。荊州小龍蝦產量占湖北全省的50%、全國的30%,監利縣蟬聯全國小龍蝦*,國內一線城市七成河蟹產自洪湖。發展“雙水雙綠”產業,在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的同時,有效推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農業農村部現場會、湖北省政府專題會都推廣了荊州“雙水雙綠”產業發展經驗。
崔永輝說,荊州市要時刻對標黨中央,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長江大保護的要求,在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要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快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推進河湖長制提檔升級。嚴格長江岸線資源管理,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持續抓好“綠滿荊州”行動。要加快建設“雙水雙綠”示范區,推廣監利縣“福娃模式”、公安縣“月湖模式”等典型。荊州各縣市區要打造一批示范基地,2019年新增蝦稻共作、稻漁種養面積30萬畝以上。鞏固提升小龍蝦產業發展優勢,2019年小龍蝦產量將達到40萬噸。
崔永輝說,當前,荊州作為湖北省推動長江綠色經濟和創新驅動發展帶、江漢平原振興發展示范區建設的主戰場和主力軍,要充分發揮好“三農”壓艙石作用,為推動荊州轉型趕超、加快復興奠定堅實基礎。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