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都扯到家門口了,創業有保障了。”“沒有電,什么都玩不轉,有了電,感覺到生活真幸福。”走進內蒙古蘇木(鄉鎮)嘎查(村)的農牧民家庭里,聽到的是農牧民對農網改造的夸贊,感受到的是農牧民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2017年6月,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投資33.21億元的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任務圓滿完成,397個自然村通上了動力電,1455個中心村電網建設得到改造升級,工程惠及內蒙古東部地區39個旗縣的3055個村,蒙東大地上40萬戶草原家庭的140萬農牧民用上了稱心電、放心電。
“2017年我又撒下了20萬尾魚苗,還養殖了大雁、黑山羊、獺兔,一年下來收入可觀。”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衛東蘇木烏蘭嘎查的楊守剛高興地說。45歲的楊守剛當過村電工、進城打過工、種植過有機蔬菜,如今他又有了新的追求:開榨油坊,建養殖室。“村里進行了農網改造,生活也跟著亮了。”
在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中,國網蒙東電力完成了34810眼機井通電的任務,農業電力配套設施得到極大改善,解決了蒙東地區320多萬畝農田用電灌溉問題,減少農民灌溉支出34113.85萬元,為廣大農牧民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用上了機電井以后,每畝增產大概200斤,全嘎查耕地面積1.2萬畝,一年就能增產240萬斤。”看著鄉親們收入節節高,西日道卜嘎查書記劉海林心里充滿了欣慰。2017年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巴彥呼舒蘇木西日道卜嘎查全部實現了“井井通電”,點亮了這里的農牧民生活。
“村村通電家家亮,家用電器都用上,殺豬宰羊有冰箱,凍上……”在這首名為《農網改造就是好》的三句半里,洋溢著農牧民過上城里人生活的喜悅之情。科右前旗烏蘭毛都草原是興安盟草原面積*、牲畜頭數*多的一個純牧業區。55歲的牧民吳寶力高,家里養殖了90多頭牛和600多只羊。過去電壓不足,夏天羊肉保鮮成了大問題。現在通了電,羊肉放在冰柜里凍上,隨時吃隨時拿。“電充足了,這*天的可硬氣了。”
草原地廣人稀、居住分散,長期以來給供電帶來困難和挑戰,國網蒙東電力充分發揮草原風光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利用風光互補裝置,為草原深處1.04萬戶農牧民送去了光明和溫暖。如今,內蒙古已為4880戶1.9萬人解決了“低電壓”“卡脖子”等用電問題。牧區電網供電質量明顯提升,農牧區經濟發展有了可靠保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