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西藏昌都:普布澤仁的致富經
西藏昌都:普布澤仁的致富經
農業網   時間:2018/1/9 13:44:00  來源:昌都發布  閱讀數:424

  借著昌都市大力發展藍天圣潔產業的東風,山南人普布澤仁在我市開起了卡若香雞養殖場,談到自己的養雞經歷,他如數家珍:“二十幾年前與妻子卓瑪結婚并落戶在如意鄉桑多村,先后做過繪畫、木工等,還經營過砂石場、家俱廠,手上攢了一些錢后,不滿現實渴望做更大生意,當時我看到昌都市場對紅拉山雞的需求旺盛,當地養殖紅拉山雞的非常少,瞅準商機后,2012年,在扶貧辦的幫助下,自己籌措資金70萬元,辦起了養雞場,共養殖了2000多只紅拉山雞。由于當時缺乏養殖技術,對市場信息了解不夠,把握不了市場行情,一年下來不僅沒賺一分錢,反而把自己辛辛苦苦經營多年的砂石場和家俱廠也虧進去了。” *次養殖,普布澤仁失敗了,家里人很不理解,特別是妻子對他怨聲載道。有了這次飼養經驗和教訓,不服輸的普布澤仁毅然決定再去拼一把。2013年3月,扶貧部門扶持他680萬元,自己也投資130多萬元開始擴大養殖廠的規模,開始了他第二次養殖的夢想。

  萬事開頭難,在建養雞場初期,普布澤仁和妻子住在臨時搭建的小棚里,不怕風吹日曬,吃盡了苦頭。終于在2013年11月,占地50畝的新養殖廠建成了,而且還購買了3300多只紅拉山雞雞苗進行飼養。

  通過上次失敗,普布澤仁清醒地認識到:要科學養雞,不能僅憑著性子干。于是,他開始專心學習了解雞的生長規律、雞的品種特性、疾病防治等知識,同時還派出技術員專門到拉薩學習養殖技術。白天,他細心觀察雞的生活習性,給小雞喂食,消毒;晚上,他在燈光下看養雞的有關資料。

  談到這次養殖,普布澤仁充滿信心的給我們算了一筆賬:“現在一個紅拉山雞蛋市場價是3至5元,我的雞場現在有6000多只雞,每周能下5個蛋,收入很客觀。”

  6000多只雞每天要產生雞糞數百斤,處理這些雞糞成了一個難題,普布澤仁想到了變廢為寶,在養雞場建旁邊還修建了4座溫室大棚,把雞糞當農家有機肥用作大棚的肥料,不僅省去了購買化學肥料的成本,又能發展生態農業。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政府扶持下,創業成功的普布澤仁心懷感恩,他說:“政府先后投入850萬元,作為我市的扶貧項目,我們基地一定會在帶動貧困群眾增收方面做好表率,每年我們都會免費向周邊貧困群眾提供雞苗,去年免費向類烏齊和貢覺縣提供雞苗1萬多只,今年我們計劃免費向周邊群眾提供2萬只雞苗。”

  “現在我的養殖廠才剛剛起步,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積累更多的養殖經驗,等到養殖場壯大后,將帶動更多的群眾致富,吸納更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就業和創業。”當談到以后的發展,普布澤仁面帶笑容的說,“養殖場的商標正在注冊過程中,很快就能拿到。”

  普布澤仁還帶我們去看了他養的2頭野豬,1年前從山上抓的2頭小野豬如今已經有200多斤重了,由于是2頭公野豬,有云南來的商人給他出價6萬元他都沒賣。普布澤仁說:“下一步,我準備建一個野豬馴化基地,用野豬和當地卡若香豬雜交培育出更好的品種,同時我還想用當地野雞、馬雞、雪雞、貝母雞等與我們紅拉山雞進行雜交試驗,如果成功了,肯定能培育出更好的品種,市場價值肯定會更好。”

  一步步走來,普布澤仁的養殖場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前景越來越好,相信在他的帶領下,當地群眾一定能實現在家門口脫貧致富的夢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yangle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