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海口市“灣長制”試點工作培訓交流會召開,23個“灣長制”試點工作成員單位和11個沿海鎮街相關負責人參加。培訓交流會還邀請了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副研究員孫永光作主題演講,讓大家更加了解“灣長制”,了解推行“灣長制”的意義和任務。
“生態文明的發展”“灣長制主要任務”“灣長制幾點思考”“海口灣長制建議”……在交流會現場,孫永光作題為《生態文明發展及“灣長制”實施的幾點思考》的演講。他指出,“灣長制”試點地區應綜合考慮工作基礎和地區實際,加快建立分工明確、層次明晰、統籌協調的管理運行機制,加快制定突出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注重系統施治和多措并舉的職責任務清單,加快構建可監測、可量化、可考核的監督考評體系,盡快形成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模式和示范經驗,為在全國全面推行“灣長制”奠定堅實基礎。
海口海洋生態環境優越,海洋生物資源富饒,海島和港灣數量眾多,濱海旅游資源豐富,擁有全國連片面積*的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有金沙灣、新海港、秀英港、海口灣、東寨港等諸多天然港灣,海域面積83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36.2千米。
孫永光建議,海口要明晰工作方案,對工作方案編制提出具體要求,結合試點地區工作經驗,明確工作職責;定期開展“灣長制”工作經驗交流和專題培訓活動,加強對“灣長制”工作的宣傳力度;開展“灣長制”工作常態化督察考核工作,建立督察制度、考核辦法,并將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作為重要參考;加強與“河長制”工作交流互動,制定雙方長期合作交流計劃,逐步建立“河長制”工作管理和技術層面的互通渠道。
隨后,市灣長辦公室主任謝恬對海口市“灣長制”試點工作進行解讀。“經過全市上下的努力,去年10月11日,海口市正式成為全國首批‘灣長制’試點城市。”謝恬介紹,全市計劃通過嚴格實施“灣長制”,有效改善海洋環境質量,提升海洋生態服務功能,美化海岸景觀,強化海洋防災減災能力,引導建立適度有序的海灣空間布局體系和綠色循環低碳的海洋產業布局體系,嚴守海洋環境質量安全底線、生態功能保障基線和海洋資源利用上線,打造“透綠見藍、透光見海、透水見魚”灣美物豐、民樂宜居的藍色海灣。
未來,海口市將建立空間規劃“一張圖”,推進涉海相關空間規劃與海洋空間規劃的協調一致,落實“多規合一”。編制《海口市海岸帶保護與利用規劃》和《海口市海洋產業發展規劃》,修編《海口市海洋功能區劃》等系列規章制度,完善海灣空間資源利用規劃體系,防控海灣外來入侵物種等。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