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新老客戶,我家有3萬斤蛇果,高原紅蛇果更甜,更爽脆,果香襲人,品質上乘。如有需求的聯系……”這是一則蘋果電商廣告,出自僅有小學一年級水平的一位農民之手。
張加成,今年55歲,甘肅禮縣大山里的蘋果種植戶,也是一位電商。不到4年的時間里,他已成為熟練操作淘寶店、微店網絡的電商,所建網店頻頻受到點贊、好評,自己還是當地電商中心的培訓老師。
“做電商不是青年人的專利。”張加成有著自己的認識與經營方式。
昔日放羊娃變身果農致富
“果果收到了,謝謝大叔哦!”
“感謝大姐您的關注,我們將記敘(繼續)努力,提供更優質的果果。”
2018年1月12日凌晨5時,張加成蜷在家中的被窩里,一個字一個字認真地回復著微信。老張選擇的是手寫,不會寫的字才會用拼音,所以經常會出現錯別字。
老張房間里擺置著幾樣老式家具,在客廳中央的茶幾上,耳機、音響一應俱全的電腦臺式機格外醒目。而老張就是通過網絡,把自己的世界和外界連通了起來。
靦腆的老張微笑著調侃記者的疑慮:“你信不?我以前可是個放羊娃吶!”
由于小時候家里根本沒有能力供他讀書,他除了幫家里放羊,還要適當做些農活。15歲時,父母終于答應他上學了。老張珍惜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認真聽課,細心學習。然而,好景不長,家里供給不了學費,老張上了一年的小學,只好輟學,繼續他的“放羊娃”生活。
在和記者交談時,老張的手中自始至終拿著自己的大屏手機,一邊回復信息一邊繼續原來的話題。
沒有上過學的老張,更能理解沒有知識的艱難。“不學習可不行,要被時代淘汰的。”老張總是這樣鼓勵自己。成家后,老張不單照顧家庭,還和村上人一起去建筑工地扛過水泥、背過磚,還當過專業司機,靠打工維持著生計。
轉機出現在2004年。那年年初,遠在北京建筑工地打工的老張得知:西安果友協會要到禮縣園藝站教授果農栽培技術。“當時就很興奮,決定回禮縣創業,我一直以種植自家的蘋果樹為致富夢想。”
回到禮縣大山的老張,首先租了村人的9畝地,從外地購買了新品種蘋果樹苗,加上自己家的地,很快栽培了11畝蘋果樹。果園有了,沒有好的種植技術不成,于是他參加了縣園藝站和果友協會的培訓。
此后,好強的老張還自費去北京、山東、山西等地學習,聽取果樹種植專家講課。每次聽講,他總會認真做筆記,不會寫的字就用圖來表示,僅學習筆記就積累了10多本。
“走出去學到的不僅是專業修剪技術,還帶來了新思路,尤其在如何做好銷售方面給了我啟發。”老張可謂一舉兩得。
幾年下來,老張積累了許多種植經驗,擴大自家果園的同時還為鄉親們傳授嫁接技術。然而,當時每斤蘋果只有0.8元的售價,卻讓他很難接受,“我們的果子品質好,以農家肥為主,是真正的綠色無污染產品,價格要高些。”
在老張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同時,禮縣蘋果開始逐漸走向了外地市場。老張對記者說:“你們可能不相信,在村里,我是*早玩QQ的人,在那個時候,我就想,QQ好友就是自己的客戶,要是他們都能來買自己的蘋果,還愁賣不出去嗎?”
“做電商不是青年人的專利,我老漢也要做!”
機會總是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2013年初,禮縣縣園藝站主辦蘋果樹修剪學習班時,張加成報名參加。上課期間一位培訓老師就提到了網絡銷售蘋果。
接著,老師還專門講到了“網上開店”。早就在QQ上銷售蘋果的老張興趣大漲,老張在課堂提問:怎么開網店?如何操作?培訓課上,就數他的問題*多,一些學員調侃他:50多歲了不回家抱孫子,還開什么網店?認真的老張還是追問不止,并認真做了筆記。“也有人笑著讓我放棄,說‘老張80歲才學吹嗩吶’。雖然是句笑話,但從另外一個層面說明:開網店不是件容易事。”老張不時調侃著自己。
當年秋季,蘋果上市后,其他果農的蘋果銷售得很好,但老張及3個合作伙伴的銷售卻一般。幾萬斤的蘋果滯銷,讓老張苦惱。不懂網店裝潢和推銷經營的老張,網店銷售接單很少,于是他將銷售人群轉向了添加的QQ好友。
“選擇了一個省份,盲目地添加好友,告訴對方別誤解,我只是賣蘋果的。然后將網店的鏈接復制過去讓對方看。”老張介紹說,因為手機寫字慢,會出現很多錯別字,他及時糾正,并給對方說明自己是只念了一年書的果農,這樣下來逐漸取得了網友的信任。真誠總會打動人,老張就這樣在整個秋冬銷售季,僅網上銷售量就達1.5萬斤,收入自然是以前的好幾倍。
1.5萬斤,已經出乎老張的預期,而這也再次鼓勵著老張。接著,他還和其他果農成立了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而在網絡方面也請教專業老師,開始重視對網店的修飾和宣傳。“自己真的沒有想到網絡這么強大,只要認真做,還是有收獲的。做電商不是青年人的專利,我老漢也要做!”老張信心滿滿。
2014年春季剛過,老張將QQ添加的好友,按照購買量創建了8個群。“這樣便于溝通,而這些又都是去年的老顧客,對我也有信任度。”每逢節日,他總會發去祝福的話語及問候。進入蘋果銷售季后,老張的銷量一直穩定增長著,也吸引來了與他同齡的果農加入到了合作社。2015年,手機微信廣泛使用,而這也開啟了老張的另外一個銷售思路。他將原來的顧客與微信綁定添加后,將自己去果園干活的照片和視頻隨時與網友分享。老張的認真勁,感動著在城市生活的網友,而這在老張看來只是見證自己的努力,也與網友分享著自己的快樂。
炕頭上組建專業的網絡銷售團隊
2016年蘋果進入銷售季,由于之前的基礎鋪墊,回頭客都對老張店內的蘋果稱贊有加,銷量倍增,達到3萬多斤,利潤達10多萬元。為了不影響銷售,老張也成了一位“手機控”。他隨時關注手機信息,并及時回復著網友的問題,而這些多數是在炕頭上完成的。“早晨,他趴在炕上一會兒寫快遞單,一會兒回復手機信息,可是個大忙人。”一旁的老伴介紹說。
心細的老張給記者展示自己的客戶。原來,經驗豐富的老張將自己的客戶做了類別劃分。同時,他還將自己的時間做了細化安排:早晨5時至9時集中回復網絡信息,還要統計當天的接單,書寫快遞單;10時送走*批快遞貨后幫助家人裝箱;下午再運出當日的第二批快遞箱……
這些活對老張來講,只有書寫快遞單是*困難的,必要時還要翻翻字典。正常*要寫100多個快遞單,有時候會更多。
與老張談話中,不時也會出現“網紅”“大贊”等時髦詞語。因為幾年的電商工作,讓老張考慮更多:“只有不斷學習,才跟得上發展節奏。”
“老張操作電商業務時間雖短,但這種認真勁讓年輕人望塵莫及,他還在多次培訓中,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創業感受,是電商的一位*代表。”禮縣電商中心副主任陳雙鋒說道。
有著品牌意識的老張為合作社申請了國家商標局的注冊標識,并在2017年3月組建了一個網絡銷售團隊,以“禮縣香果滿園”為總站建立了5個網站,還制定了規章制度。
就下一步工作,老張計劃將建設合作社冷庫,邀請年輕人加入到團隊,擴充新鮮血液,尤其做大電商的銷售市場。
“人,自己不奮斗終歸是擺設。不談以前的艱難,只論現在的堅持。人生就像舞臺,不到謝幕,永遠不要認輸!”老張這樣總結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