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有百樣,困有千種。貧困地區只有通過發展產業,才能實現*脫貧。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其中,“產業興旺”排在首位,其基礎性、戰略性地位一目了然。
“在大扶貧戰略行動中,就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而言,產業扶貧是重中之重。因為只有針對當地要素資源打下產業根基,才能持續而有效地增加貧困人群收入,改善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精神面貌。正因為產業扶貧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尋求產業成長的道路才更加緊迫。”貴州省委農工委書記,省農委黨組書記、主任袁家榆說。
找到痛點 逐個*擊破
脫貧攻堅進入攻城拔寨的攻堅階段,面對深度貧困這一*難啃的“硬骨頭”,關鍵在產業扶貧。
去年7月,貴州省委召開常委會議,強調要打好產業扶貧硬仗,堅持“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戶”,加快推進農產品“泉涌”發展,促進貧困群眾持續增收。
8月,貴州省印發《貴州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行動方案》,明確把“產業扶貧三年行動計劃”列入“*硬仗”,提出了“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到2019年實現重點扶貧產業產值2500億元,帶動300萬以上貧困人口受益脫貧的目標。
實施產業扶貧,貴州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扶貧結合起來,不斷加強農業園區示范帶動、推進農村“三變”改革、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引進金融資本和完善農業保險等,使產業扶貧覆蓋面不斷擴大、產業脫貧帶動力不斷增強,形成了以優質蔬果、茶葉、中藥材等和牛、羊養殖為重點的扶貧產業格局,為貧困群眾拓寬了增收致富道路。
突出整體規劃。貴州省農委先后編制了《貴州省“十三五”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規劃》、12個《農業產業裂變發展規劃》、69個《縣“十三五”特色產業*扶貧規劃》以及《貴州省山地生態畜牧業發展三年提升實施方案》《貴州省精品水果產業三年提升行動方案》《極貧鄉鎮農業產業技能培訓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通過規劃、方案的編制及實施,貴州以茶葉、畜牧、蔬菜(辣椒、食用菌)、精品水果(火龍果、獼猴桃)等為重點的特色生態產業得到大力發展,形成立體、多元、復合的產業空間布局。
貴州堅持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戶,重點發展特色產業。袁家榆表示,將以產業扶貧為契機,補短板、調結構、強產業,指導貧困地區根據市場需求、環境條件和農民意愿發展高效農業產業,推動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在技術指導、市場信息發布、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合作社建設等方面給予具體指導,不斷擴大優勢產業規模。
資金不撒胡椒面,好鋼用在刀刃上。2016年底,貴州省創新基金籌集方式,設立全國首支省級脫貧攻堅投資基金,計劃募集總規模3000億元,其中,扶貧產業子基金1200億元。
一時間,一筆筆脫貧攻堅扶貧產業子基金向農村傾斜聚焦,一批批以國有企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深層次聚合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一項項特色優勢扶貧產業在金融活水的澆灌下發生裂變,一個個貧困人口實現“摘窮帽”“拔窮根”,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得到充分激活。
通過扶貧產業子基金的調度,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子基金的重要帶動作用,貴州因地制宜推進“一縣一業、全產業鏈”發展,打造一批主導優勢突出、精深加工水平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產業龍頭企業聚集的扶貧產業品牌,帶動更多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農業產業扶貧為農村培養了大量人才。在農村“希望的田野”上,“80后”“90后”的年輕人漸挑大梁,他們能否掌握致富門路和實用技術,從而成為產業脫貧的帶頭人,將直接關系著脫貧致富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去年貴州省農委開展萬名農業科技人員服務“三農”行動、*書記駐村幫扶行動……這樣的大手筆,既是發展產業的需要,也是智力扶貧的內容,更是為農村培養了大量人才。即便在人才大流動的時代維度下,農業產業扶貧卻是能夠讓人才大有可為的廣袤天地。拔掉“窮根”的脫貧事業,他們的接力,責無旁貸。
在全省385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中,有77%布局在貧困縣,累計2790家企業入駐園區,培育農民合作社3093家,社員51萬人,園區內從業農民390萬人,園區內從業農民收入高出當地其他農民收入40%,起到了*扶貧的示范帶動作用。
結構調整 打造生態產業
貧困地區多是山高坡陡、土地貧瘠、資源匱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問題十分嚴重的區域。貧困地區要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結合資源特點選準產業發展,才能把貧困地區的產業做出效益,才能擺脫貧困。
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提出“要進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堅決把玉米種植面積調減下來,改變祖祖輩輩種玉米的習慣,改變樣樣都有,樣樣都不成規模的狀況”,把低產低效、影響生態環境的農作物退下來。
“我們這里的土地種玉米沒多少收益,我家6畝地都流轉入股種植茶葉了,平時在茶園里干活70元*,茶產業見效后還可以分到紅利呢!”1月初,記者走進紫云自治縣壩羊鎮萬畝茶葉產業園,正在對茶園進行冬管的新山村村民陳會藝精神頭很足。她說,茶葉長勢不錯,今年春天茶葉就能開始采摘,到時每畝能有好幾千元收入。
壩羊鎮位于麻山腹地,曾經是石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壩羊鎮映宏茶場4年前還是一片荒山。通過退耕還林,引進5家茶葉企業進行規模化種植,短短幾年間,4萬畝荒坡耕地全部種上茶葉,這里的山頭又披上了綠裝。將退耕還林與產業扶貧結合起來,壩羊鎮從傳統的農業鄉鎮變成了綠色經濟小鎮,成為貴州堅守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的樣本。
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助推脫貧攻堅,是貴州貧困地區發展的必由之路。
盤州市盤關鎮賈西村幾年前還是省級一類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高達33.8%。“山高路陡石頭多,種一坡才收一籮。”山多地瘦,是賈西村深度貧困的主要原因。為了生存,村民們向荒山要地。播苞谷、種土豆,土越翻越薄,*后只剩下光禿禿的石頭。“越窮越墾,越墾越窮”“辛苦干一年,掙個油鹽錢”。一年一季苞谷,還要看天吃飯,一畝收四五百斤,賺不了多少。
“要脫貧,必須調結構,必須上產業!”這些年,村里種過白菜,搞過養殖,可都是小打小鬧,沒成氣候。“路子不對,憋多大勁也使不出來。”
2013年,返鄉的“煤老板”聶德友帶回一條信息:刺梨在外面很暢銷,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800多倍、柑橘的50倍。“這不就是家鄉山上的野果子嗎?”聶德友想。
聶德友自籌資金5000萬元帶領群眾發展刺梨產業,以賈西村為核心區,聯合7個貧困村組建盤關鎮刺梨產業合作聯社,在當地農業投資平臺公司的支持下,短短3年,刺梨面積發展到3.1萬畝,覆蓋8個村3498戶9446人,其中貧困戶423戶842人。去年產業帶動人均增收3940元,257戶685人穩定脫貧。2016年1月,賈西村已經從省級一類貧困村名單中退出。
為了解決刺梨第3年結果、前兩年沒有產出的問題,當地采取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方式,把產業引向林下,引向空中。在林下套種中藥材野生地參,一畝地收益至少多了2000多元。空中養殖蜜蜂,山里環境好,處處是刺梨花、中藥花。按現在的野生蜂蜜行情,1斤能賣到150元,一箱蜂年收入3000元。目前已種植地參面積2400畝、魚腥草2000畝、鳳仙透骨草300畝,養蜂規模達到500箱。
村民聶由康家有坡耕地11.08畝,以前種植玉米一年收入只有6372元,自從加入合作社種植刺梨后,夫妻倆在基地務工,每年加上土地流轉費用和務工費,年凈收入50032元,是種植玉米時的7.8倍。
結構調整后,農民增收了,荒蕪的石山也變綠了。
質量先行 發展優勢產業
抓好生產基地的標準化建設是農產品質量的內因,貴州特色優勢品種有著潛在的市場競爭優勢,是黔貨出山、風行天下的法寶,但生產基地建設是農產品生產的關鍵外部因素,好的品種只有在生產基礎條件好、管理到位的地方才能產出好的商品。
近年來,全省大力加強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基地建設。一些基地引進物聯網監測水、肥、氣、熱因子,配套安裝噴滴灌設施,開展病蟲害草害生物防治,推進生產基地建設現代化建設水平。所生產的農產品產量更高、更優質、更安全,經濟價值更高。可以說,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基地生產的農產品正在引領市場潮流,深得消費者青睞。
貴茶公司聯合22個重點產茶縣的61家茶產業經營主體,組建“貴茶聯盟”,在全省建立標準化優質茶園基地14萬畝,基地覆蓋16個貧困縣,47個貧困鄉,260個貧困村,有效帶動全省10多萬茶農脫貧增收。
該公司不斷加強“貴茶聯盟”內的所有茶園基地的標準化建設水平,完善配套水電路等設施建設,形成了資源集中、生產集群、營銷集約的格局。公司茶葉先后在德國兩大高端連鎖百貨超市考夫霍夫和卡斯達特上架,這是貴州省茶企*次以自己的品牌登陸歐盟超市,打破了貴州茶葉只出口散裝茶的現狀,實現了貴州成品茶出口的零突破。
2017年初,省委、省政府作出決定,由省農委牽頭,從19個省直單位抽調人員,單獨成立產業脫貧攻堅辦公室,組建家禽養殖、蔬菜種植兩個專班,集中力量推進生態家禽、蔬菜兩大重點產業發展。
貴州省綠色農產品“泉涌”工程工作方案中明確提出:在9個市(州)分別配套建設食用菌原種和栽培種生產基地,圍繞60個產業縣,建設栽培種和菌棒(出菇棒)專業化生產基地。建立適合貴州氣候特征的菌種培育、供應基地。推進標準化、規模化基地建設。重點打造300萬畝辣椒標準化、規模化基地,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在蔬菜產業發展上,貴州省將在2019年實現“3萬元種植模式”示范推廣10萬畝(次),“2萬元種植模式”示范推廣50萬畝(次),“1萬元種植模式”示范推廣100萬畝(次)。
另辟蹊徑 培育新型產業
農業產業扶貧,從生產角度講,需要回答種(養)什么、誰來種(養)和怎么賣的問題。種什么?養什么?意味著產業選擇。誰來種?誰來養?是要明確經營主體。而怎么賣,則*終指向市場開拓。
以前,農村地區貧困戶大都“看天吃飯”,他們常滿足于一畝三分地的自給自足。客觀而言,這并非是山野之間的淡薄,而是市場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落后局面。以產業扶貧為切入口,農村貧困戶更能告別以往的粗放生產和經營模式,完成商品的組織化生產和市場化銷售。產業、農戶、市場,這樣的多方互動,就能夠產生像一域一品這樣具有代表性的產物。
紫云自治縣客車站旁的紅心紅薯發貨場一幅繁忙的景象:20余名工人正忙碌著,他們挑選、稱重、貼標識、包裝、搬運上車,通過電商平臺將紅心紅薯銷往全國各地。
“2017年,合作社種植的紅心紅薯總產量達35萬公斤,通過電商渠道,現已銷售20萬公斤左右。”高錫鋒是紫云自治縣白石巖鄉干水井村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上網查看、接受訂單,是他每天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他告訴記者,目前白石巖鄉紅心紅薯種植面積達5000多畝,產值3000多萬元,帶動近500戶群眾致富。
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戶通過電商平臺,走上致富路。
“去年中秋節促銷到11月底,我們的核桃乳就售出4.2萬件。”威寧鶴鄉果核桃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林說,當時自己被這個數字震驚了。因為4萬多件的銷售是過去他們一整年的銷售量,現在利用電商平臺后,不到3個月就完成了。
貴州省致力于各類農產品生產流通主體與電子商務企業聯合發展,建成縣級電商運營服務中心60余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1萬余個,已獲批28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幫助貧困山區綠色優質農產品找到銷路、擴大生產、增加收入,通過銷售引導農民*種植,農業科技創新水平大幅提升,從而實現“*扶貧”。
2017年以來,貴州借助線上平臺加大營銷攻勢,加快電子商務建設,加大與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知名品牌電商合作力度,推動“黔貨出山”,進入全國大中城市并走出國門。
產業扶貧,貴州一直在不斷探索,奮力推進。可以說是為貧困戶打造了“聚寶盆”,栽下了“搖錢樹”。如今,全省各地紛紛發力,發展產業,幫助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