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窮根的關鍵在轉變觀念。”當了兩年*書記的畢忠平說,一定要把“要我脫貧”轉變成“我要脫貧”。
2015年10月起,畢忠平由市中醫醫院派駐融安縣長安鎮尋村村擔任“*書記”。這個1981年出生的湖北籍工科技術男,剛到尋村村時,全村343戶共1348人,經*識別,有115戶為貧困戶。到2017年底,共有107戶、388人實現脫貧。兩年時間,他也與很多脫貧戶結下了深厚情誼。
“土地少、勞動力少是尋村村貧困的原因,人均耕地只有4分。”畢忠平說,尋村村主要收入有兩個途徑,一是依靠種植融安金桔、砂糖桔、杉木、毛竹,實現收益的周期比較長;二是外出務工,全村勞動力700多人,有300多勞動力在外務工,40歲以上的集中在縣城周邊,年輕人更多的則去外省市。
經過一段時間的下戶了解,他發現貧困戶中,有兩個極端現象,勤勞的人即便沒有人幫一把,也會自己努力改變貧困的現狀。一些把“等靠要”當成理所當然的貧困戶,給再多的政策和物資,也難以摘掉“窮帽子”。目前尚未脫貧的8戶,大多數家庭屬于后者。
碰上“等靠要”的扶貧“釘子戶”,只要有時間、有機會畢忠平就下戶動員,讓他們從思想上改變。他舉例說,有一戶貧困戶,家庭分家后,父母與未婚的小兒子同住,家里的房屋屬于危房。按照國家危舊房改造政策,該戶家庭可以拿到約2萬元的補貼款,老兩口很希望能夠抓住好政策修葺老宅,但是卻遲遲不能動工。
“他們家大概還需要自籌3萬元,才能建好且簡單粉刷一套80平方米的新房。”畢忠平說,難就難在這3萬元。這一戶人家的小兒子在外地打工,但是掙不到什么錢,兩位老人一點辦法也沒有。畢忠平打算趁著這個春節和他們的小兒子進行溝通。
說到脫貧戶,畢忠平很感慨,正能量的人還是比較多的。尋村村懂灘屯有一戶5口之家,通過發展網箱養魚,摘掉了“窮帽子”。該戶在上世紀90年代就是水庫移民,分有6畝水塘。按照國家政策,2016年這6畝水塘拿到了1.2萬元的補貼款。戶主陳碑養就用這1.2萬元補貼款當啟動資金,在2016年4月發展了3個網箱。2017年,網箱里的草魚、大頭鰱魚,每條長到了1.5~2.5公斤不等,每個月賣魚這一項有1000~1500元的收入。
2016年,因兩個孩子都上大學,姐姐在桂林醫學院、弟弟在重慶大學,劉翠仁一家陷入貧困。但劉翠仁夫婦倆非常勤勞,種了6畝金桔,養了5頭豬,還外出打零工。畢忠平下戶了解情況后,幫助劉翠仁一家爭取了國家助學貸款、雨露計劃等政策,度過*困難時期。
*讓畢忠平心疼的是吳光亮家庭。吳光亮的兒子小吳從上高中起,就靠在培訓學校里幫忙,自己解決生活費用。2017年,小吳考上了廣西師范學院。吳光亮家的廚房是用木板、塑料制品拼接成的,漏風漏雨。畢忠平幫助這家爭取資金,修了一個有窗戶的水泥磚廚房。
“眼看著日子會慢慢好起來,吳光亮的妻子卻在2017年3月,因為摔跤導致腦出血,當天就離世了。”畢忠平說,小吳很難接受母親已經離世的現實,即便母親常年臥病,他希望母親一直跟他們生活在一起。因為他母親終于應允,過完2017年春節就去市中醫醫院系統檢查身體,畢忠平的單位也將給予醫療幫扶。“小吳一直接受不了,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才慢慢好起來。”畢忠平保持著和小吳溝通,聊學習聊生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