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3月13日召開的2018年全省環境保護暨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7.3%以上,黑龍江省將啟動城市建成區內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工作,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80%以上。
深化哈大綏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
今年黑龍江省將繼續打響藍天保衛戰,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力爭到2020年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較2015年下降15%,重污染天數較大幅度減少。開展地市級以上城市建成區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清零”行動,推進城市建成區外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啟動城市建成區內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工作。
繼續深化哈大綏3個城市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開展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編制試點。建立和完善省、市重污染天氣會商機制,完善預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探索建設清潔空氣動態管理平臺。各市(地)要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完善預警啟動條件。
黑龍江省將以哈大綏為重點,兼顧東部秸稈焚燒重點地區,持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加強地市環境質量預報預警能力,提高環境監測應急應對水平,督促重點排污單位實施污染源自動監控聯網。
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80%以上
黑龍江省將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繼續推進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完成350個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制定發布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突出阿什河、肇蘭新河和安邦河等重點支流綜合治理。推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80%以上。
今年黑龍江省將組織開展縣級及以上地表水水源地規范化整治,年底前完成33個市級、68個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規范化建設。組織開展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整治專項行動,持續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136個水源地整改。組織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保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排查,重點排查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立標定界和環境違法問題。定期監測、評估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狀況,督促地方政府依法公開飲水安全信息。
形成生態紅線全省“一張圖”
今年年底前,各市(地)、農墾、森工要完成所轄區域農用地土壤污染詳查。實施土壤污染防治重點工程,選擇哈爾濱等3—5個城市開展先行區試點。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6月底前各市(地)出臺治理與修復規劃。
今年,黑龍江省將繼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將*、省級禁止開發區、生態功能極重要區和生態環境極敏感脆弱區、有必要嚴格保護的其他各類保護地,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形成生態紅線全省“一張圖”。嚴格依規進行保護區調整,核準發布地方級保護區范圍界限。推進自然保護區監管平臺建設,構建天地一體化監控體系。深化生態文明示范市縣建設。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試點,加快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此外,黑龍江省將開展“兩場(廠)一地”(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和飲用水水源地)拉網式、地毯式檢查。開展全省環保系統監測機構大檢查,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現生態環境監測數據互聯共享、信息公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