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針對黑龍江省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如何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矛盾”的問題,采訪了黑龍江大學博物館教授、民俗學專業碩士生導師于學斌。
于學斌坦率地說:“加強傳統村落景觀的保護,刻不容緩。僅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莽格吐鄉莽格吐村為例,全村400余戶,目前僅剩80余棟土草房,而在這80余棟土草房中常年住人的家庭不到一半。”于學斌認為,在當前黑龍江省農村經濟、文化大發展的背景下,傳統村落景觀的保護和安放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否則不僅我們的文化會丟失,而且會直接影響經濟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后勁。
觀點一:特色城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應以傳統村落文化為底色。
談及目前黑龍江省村落文化建設中的特點,于學斌說,現在的村落文化建設熱衷于道路的硬化、廣場的建設、亮化工程和村容的改造,而對傳統的民居及其相關的物質文化設施沒有保護舉措。
傳統村落景觀的消失實際上失去的是村落的文脈。文脈的消失不僅僅使村落形態和肌理發生了改變,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歷史的延續性。于學斌認為,黑龍江省當前的特色城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都要以傳統村落文化為底色。傳統村落景觀具有濃厚的鄉土文化特色,是我們的標識;傳統村落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保護住這個基因便守住了我們民族的魂魄,我們的城鎮才有靈魂。
“作為逐步退出生活的村落文化已然成為我們的文化遺產,我們要懷著崇敬的心情對其倍加珍惜和愛護,它是我們的祖先在千百年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生活文化,承載著鄉村記憶、鄉土記憶和歷史記憶,彌足珍貴。”于學斌深情呼吁。
觀點二:在傳承傳統村落文化的基礎上實現文化認同、情感歸依。
去年10月,于學斌帶領團隊在齊齊哈爾市莽格吐村做入戶調查時,很多家庭都是鎖頭把門,除了一些忙于農活,絕大多數家庭是在外地打工謀生。團隊做的是地毯式挨家挨戶調查,全村400余戶中只有163戶接受了調查,許多家庭就是老人和孩子。在這163份調查問卷中,一人一戶或者兩人一戶的家庭就有80多戶,這80多戶都是老年家庭。
“目前鄉村沒有了吸引力,空心化、空巢化現象嚴重,許多村落變成了老人留守的村落。”對此,于學斌建議說,傳統村落景觀是基于當地的自然環境建立的,所以每個家庭、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每一座房屋,每一把農具,每一個老家什都有人們的記憶,是人們情感的寄托。“傳統村落景觀能喚起人們的鄉愁情結,激發人們對家鄉的熱愛。我們保護好傳統村落文化,實際上是在實現鄉村振興過程中保護著我們的精神家園,在傳承傳統村落文化的基礎上實現文化認同,情感歸依。”
觀點三:開發利用傳統村落文化資源中要避免碎片化開發和無序發展。
于學斌認為,傳統村落景觀不僅僅是軟實力,同時也是硬實力,是寶貴的文化資源,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
“傳統村落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全面,要系統化、立體化、規模化、規范化,避免碎片化開發和無序發展。”于學斌說,在物質層面,要依托自然風光,挖掘固有文化傳統,保護傳統村落的歷史文化景觀、風貌,展示傳統村落、庭院、房屋等特點。在精神層面,注重內涵挖掘,傳承傳統的生產、生活、文化娛樂、宗教信仰等生活方式。
此外,保護和傳承中的城鎮,注入的傳統村落文化要確保真實,村莊肌理、街巷空間格局,建筑外觀、材料、戶型與結構、院落組織等都要體現其原汁原味,只有真實的才有價值,才有吸引力。在以傳統村落文化為底色的特色城鎮打造方面要統籌規劃,避免一哄而上,避免出現新的同質化現象,重點打造交通條件便利、傳統文化保護好的村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