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擴大退耕還林還草 實現生態美百姓富(圖)
擴大退耕還林還草 實現生態美百姓富(圖)
農業網   時間:2018/3/28 10:55:00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閱讀數:376

樹林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擴大退耕還林還草。這一重大政策舉措,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農村和林業工作高度重視,為我們不斷調整完善林業發展方略、推進新時代林業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新的戰略指引。我們一定要提高思想認識,認真總結經驗,把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與退耕還林工作的目標任務結合起來,扎實做好擴大退耕還林還草相關工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更好實現生態美百姓富作出更大的貢獻。

  一、充分認識擴大退耕還林還草的戰略意義

  擴大退耕還林還草,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戰略高度,著眼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時代賦予林業的一項更高更重的歷史使命。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戰略舉措,是加大生態修復和國土綠化、解決我國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問題的必然選擇,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促進農民脫貧致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對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綠色發展、增加我國森林資源、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擴大退耕還林還草,有利于大規模推進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黨的十九大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要盡快補上生態環境這塊*短板,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擴大退耕還林還草,可以加快荒山綠化和鄉村美化進程,也可以加快荒漠化沙化土地和石漠化綜合治理,增加林草植被,使農村生態得到有效修復、環境得到有效治理。

  擴大退耕還林還草,有利于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要求,是針對探索解決我國“三農”問題提出的重大部署,是當前鄉村發展的指南。19年的退耕還林實踐已經表明,退耕還林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及要求貢獻巨大。實施退耕還林還草,不僅能使鄉村生態更好、環境更美、更宜居,而且能促進鄉村產業更興旺、村民更富裕、生活更美好,還能移風易俗,改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促進鄉風文明。

  擴大退耕還林還草,有利于重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系統治理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可見,在山水林田湖草的自然生態系統中,樹處于關鍵位置。陡坡地耕種,破壞了水土,進而引起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的崩塌,違背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建設原則。及早進行退耕還林,把生態承受力弱、不適宜耕種的耕地退下來,種上樹和草,讓一片片“大字報田”變成綠水青山,讓荒山變綠,讓鄉村美化,可以從源頭防治水土流失、減少自然災害。

  擴大退耕還林還草,有利于更好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綠色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通過退耕還林,推進生態建設,讓山更綠、水更清,打造更多的綠水青山。退耕還林,可以種植一些名特優新經果林,開展森林旅游和生態休閑觀光,打造更多的金山銀山,拓展農村經濟來源渠道,使林農增加收入,有利于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轉型,實現綠色發展。擴大退耕還林還草,把退耕還林任務向貧困地區和貧困戶傾斜,幫助他們脫貧致富,有利于*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讓貧困地區和貧困戶與全國人民一同進入小康。

  二、新一輪退耕還林進展順利 成效明顯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進一步鞏固前一輪退耕還林成果的基礎上,2014年又啟動了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新一輪退耕還林進展順利、成效明顯。

  加強領導,強化行政推動。黨中央、國務院對退耕還林工作高度重視,每年《政府工作報告》都部署新一輪退耕還林工作,明確退耕還林計劃任務。國務院辦公廳牽頭召開協調會,落實職責分工,國務院督查室、審計署、中央巡視組及時開展督查審計,重點檢查工程進度及臺賬建立情況,確保了退耕還林工程的順利實施。有關省區黨委、政府把退耕還林列入年度工作重要目標,實行政府工作目標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狀,嚴格獎懲制度,把工作落到實處。

  統籌規劃,實行整體推進。在退耕還林工作中,注重統籌規劃、整體推進、規模治理。湖北省恩施市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視察時的要求“將退耕還林與扶貧搬遷、移民建鎮、產業結構調整等結合先行先試”,統籌規劃,搞好結合,協同推進,探索整鄉、整村、整山系、整流域退耕還林。甘肅省莊浪縣采取跨鄉、越村異地調勞,整山系、整流域規模治理,高規格、高標準加速建設,全面提升工程質量,2017年建成萬畝以上造林工程3處,5000-10000畝造林工程5處,2000-5000畝造林工程12處,提前完成了9萬畝退耕還林任務。

  創新機制,強化規范管理。在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建設中,及時修改了有關工程建設、檢查驗收、資金管理、政策兌現等方面的辦法、規程和標準,逐步實現工程建設管理制度化和規范化。有關省區縣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修改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合作社、股份制、大戶承包、租賃拍賣、返租回購、專業隊造林、統造統管等形式,實現了責權利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擴大了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成效。

  一是農村生態環境明顯好轉。退耕還林大大加快了國土綠化進程,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平均提高4.2個百分點,有些市縣提高了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百分點,扭轉了治理區生態惡化的趨勢,昔日荒山禿嶺、滿目黃沙、水土橫流的面貌得到了根本改觀。根據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效益監測國家報告(2016年)現價評估,全國退耕還林工程每年產生的生態效益總價值量為1.38萬億元,其中,涵養水源4490億元、保育土壤1146億元、固碳釋氧2199億元、林木積累營養物質143億元、凈化大氣環境3438億元、生物多樣性保護1802億元、森林防護606億元。

  二是退耕農戶收入明顯增加。退耕還林為各地發展名特優新經濟林提供了良好契機,特別是新一輪退耕還林不再限定還經濟林的比例后,各地退耕還經濟林的熱情高漲。據統計,新一輪退耕還經濟林的比例達60%以上。以此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林特產品和休閑觀光旅游產業,成為農民致富的新途徑。據國家統計局監測,2016年全國退耕還林(草)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高于全國農村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

  三是貧困農戶脫貧初見成效。陡坡耕地集中區域大多是連片特困地區,退耕還林的多重效益,得到了社會廣泛認可、農民真心擁護,為深入推進新一輪退耕還林注入了強大動力。在*扶貧工作中,退耕還林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據國家林業局對100個退耕還林監測樣本縣的監測,新一輪退耕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覆蓋率達18.7%。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全國共安排72.3萬貧困戶退耕還林任務414萬畝;2017年,全國共安排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有關縣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退耕還林還草任務930萬畝,超過當年退耕還林任務的3/4。

  四是農村生產生活方式得到轉變。退耕還林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場深刻變革,轉變了中國人千百年來墾荒種地的歷史習俗,廣大農民改變了傳統生產和生活方式,走上以生態修復為突破口,以培育資源、改善生態為基礎,通過發展新型林業產業,開發林業多種功能,*終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

  三、明確目標和措施 進一步擴大退耕還林還草規模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擴大退耕還林還草”的戰略要求,為退耕還林工程健康穩步發展指明了方向。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退耕還林工作要以全面恢復森林植被,治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土壤污染為重點,以確保國土生態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終目標,在切實鞏固已有退耕還林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有計劃、分步驟地實施退耕還林。

  新一輪退耕還林分三步走,明確近期、中期、遠期3個目標。近期目標(2014-2020年):切實鞏固前一輪退耕還林成果,并將急需治理的25度以上坡耕地、嚴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退耕還林。中期目標(2021-2035年):繼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并推進15-25度坡耕地中嚴重石漠化耕地以及嚴重沙化耕地、嚴重污染耕地退耕還林。遠期目標(2035-2050年):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完成15-25度余下耕地以及其他一些不穩定耕地退耕還林。

  擴大新一輪退耕還林規模,需要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一要實現政策協同,擴大退耕地類,完善頂層設計,實現應退盡退。除了將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嚴重沙化耕地、嚴重污染耕地全部納入新一輪退耕還林外,對石漠化耕地、易地搬遷騰退土地等需要退耕還林的耕地也應納入退耕還林范圍,并實事求是地調減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指標,實現應退盡退。

  二要制定和完善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延長補助年限,提高補助標準。積極爭取延長新一輪退耕還林的補助年限,使新一輪退耕還林的補助標準與前一輪退耕還生態林大體持平,調動農民退耕還林的積極性,提高工程建設質量。

  三要制定并出臺前一輪退耕還林政策補助到期后的接續政策,建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的長效機制。積極爭取前一輪退耕還生態林補助到期后,繼續安排專項經費用于鞏固成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lf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