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河西走廊東端的民勤縣是我國西部沙漠中一塊難得的綠洲,西北是巴丹吉林沙漠,東南是騰格里沙漠。甘肅調研組來到的民勤縣羊路村,全村耕地不到3000畝,沙地1萬多畝。民勤人與沙漠的抗爭,延續了千百年,關鍵在水。隨著人口增加活動范圍擴大,民勤成為干旱荒漠化危害*嚴重的地區之一。民勤人痛定思痛,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以節水治沙為核心,打響了一場漂亮的反擊戰。
封井減地。羊路村老支書張總元介紹,羊路村先后封填10眼機井,壓減配水耕地1200多畝。民勤全縣封井3018眼,壓減配水耕地44萬畝。按照每畝用水500方計算,*一項,每年農業節水2.2億方,民勤農業和農民為生態環境治理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定額管理。城鎮居民生活用水按居住人口計,配水定額每人75升/天;農村居民生活用水按調查統計實有人口計,配水定額每人40升/天,畜禽用水按農村生活定額的兩倍配置。農村人均核定農田灌溉配水面積2.5畝,全縣耕地平均配水定額確定為410立方米/畝。
農業節水??刂聘吆乃魑锓N植,全面禁種高耗水的洋蔥、制種玉米等,并壓減小麥種植面積;發展噴滴灌高效灌溉50多萬畝,占全縣配水面積的80.9%;普及覆膜保墑,減少灌水2-3次,推廣水肥一體化,節水又省肥。
全民治沙。全面發展群眾壓沙整地,通過營造防風固沙林、治沙生態林、調整產業結構等方式,構建了具有沙區特色的治理和發展體系,防沙治沙取得顯著成效。
網格種梭梭是民勤人治理流沙的有效方式,種植一畝梭梭投入約1000元,包括草方格、種植、澆水,勞作者按工作量和質量取酬,通常每天收入120-150元。“絕不能讓民勤成為第二個羅布泊。”這是民勤人防沙治沙的堅強決心。調研組認識到,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生態影響,大力發展綠色生產,確保經濟社會生態協調持續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