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旗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深入實施“農牧林產業化富旗”戰略,充分發揮生態、綠色、環境資源優勢,加快推進農牧業內部結構調整,助推農牧業提質增效。
優化布局 調整結構
該旗堅持“穩糧、優經、擴飼”的發展思路,穩定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優化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的品種品質和區域布局,發展優質雜豆、食用菌、中草藥、藍莓、榛子等市場銷路好的特色作物,重點發展了40萬畝蕓豆、3萬畝紫蘇、2.5萬畝北藥、兩萬畝漢麻、3.5萬畝榛子、2500畝藍莓、6000萬袋食用菌等特色產業。其中中草藥市場潛力巨大,主要栽培了北五味子、黃芪等寒地藥材,有效成分積累高,市場競爭力強,已成為北京同仁堂部分中草藥原料供應基地,后發優勢明顯。2017年,全旗共種植中草藥2.5萬畝,總產值4000萬元。
按照“穩羊增牛擴豬禽”的發展戰略,近年來重點發展了南部鄉鎮肉牛、肉羊和北部鄉鎮生豬標準化、規模化養殖, 牧業年度牲畜存欄達81萬頭(只)。依托森林生態優勢,著力培育了野豬、狍子、蜜蜂、林蛙等林下特色產業。同時,積極培育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建立龍頭、基地和農獵民之間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牧戶”的發展模式,帶動農牧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加大對綠色農業開發項目和農畜林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快綠色農畜林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建設。重點壯大綠康肉業、榮盛蕓豆、諾敏山食用菌等綠色農畜林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該旗現有漢麻纖維加工廠4個,配套炭粉加工廠4個,訂單種植漢麻兩萬畝,形成初級產業鏈條。依托大楊樹鎮榮盛商貿建設的紫蘇基地,建成紫蘇粗加工、深加工流水線各一條,紫蘇種植面積3萬畝。人工種植藍莓面積2500畝,年產量1200噸,原生態制品有限責任公司加工的藍莓系列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加快構建新型農牧業經營體系,全旗現有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1669家,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88%。
做強產品 做優品牌
該旗擁有森林、草場、水域、沃土等天然優質資源,素有“北國碧玉”、“綠色凈土”之美譽,具備打造綠色農畜林產品品牌的優勢和條件。
按照“名優特精”的方向,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圍繞主導產業,不斷提高“三品一標”認證數量和質量,實施農畜產品品牌創建工程,統籌推進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建設,做大做強農畜林產品“生態品牌”“原產地品牌”“地理標志品牌”。創建了大楊樹蕓豆、小二溝大米、甘河豆腐等一系列綠色農產品知名品牌。扶持諾敏綠業、原生態制品、北方藥業等林下產品加工企業做優品牌、做大規模。“諾敏山”牌黑木耳通過了國家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認證,2015年獲得農業部“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鄂倫春藍莓、鄂倫春黑木耳、鄂倫春北五味子成為2017年首批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識登記產品。
目前,鄂倫春旗共有“三品一標”認證企業7家、認證農產品公共品牌18個。2017年共有3個有機產品、7個綠色產品、一個無公害產品完成了續展工作,新認證綠色食品4個,無公害農產品兩個。諾敏山、鮮卑源、興安獵神、夏日、布蘇里和吉天鹿業6家企業品牌榮獲2016年內蒙古名片價值品牌。諾敏山、興安獵神、鑫諾樺樹皮畫和鮮卑源4家企業品牌入圍2016年內蒙古名片百佳農特產品榜單。
多年來,該旗先后獲得“自治區糧食安全生產先進旗縣”“雜豆生產基地”“國家優質糧生產基地”“*綠色農業示范區”、“*生態示范區”榮譽稱號。
創新營銷模式 提升信息化水平
該旗積極探索創新農畜產品營銷模式,加快建設特色農畜產品電商平臺,發展電子商務、訂單直銷、冷鏈物流等新型業態,探索在大中城市建立特色農畜產品直銷店,打造農畜產品產銷一體化流通鏈,拓寬農畜產品市場銷售渠道,提高市場占有率。
針對農牧業信息化發展相對薄弱的實際情況,提出“互聯網+”農牧業的總體規劃,搭建了“鄂倫春旗農牧業信息網”,實時發布鄂倫春旗農牧業新聞,宣傳農牧業新政策,發布科學種田、科學施肥、科學噴藥等新技術。網站內含“辦事服務”模塊,網上公開辦理流程與材料下載,方便農民群眾辦理各項業務。實現了測土配方施肥手機短信查詢,2015年該旗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申請進入“國家測土配方施肥數據管理平臺”成為縣級管理員,發布全旗82個行政村的手機短信施肥指導單元圖,只要農民在圖中找到自家地塊,即可實現手機短信查詢測土配方施肥方案服務。
同時,搭建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臺,接入了內蒙古自治區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信息平臺。該平臺能實現對農畜產品從種養殖開始到采收出欄所有的農事信息的掌握和監管,從而達到可追溯的目的,竭盡全力保證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目前此項工作走在呼倫貝爾市旗縣前列。
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基地暨青年電商創業園籌建運營以來,已和鮮卑源、原生態等14家企業建立業務聯系,線上通過天貓店、手機APP、網站、微信公眾平臺,主推鄂倫春自治旗農山產品、美食等,線下主營對內業務。成立電子商務“智愿者服務隊”,招募具有一定電子商務經驗的本地人才,開展初步的電子商務交流培訓。下一步,將利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已形成的商品配送網絡體系,打造電商支撐體系,將配送中心、商貿中心與物流配送相結合,將電商服務站與農家店、郵政便民站相結合,打造三位一體的農村電商便民綜合服務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